有朋友給華子留言,詢問癲癇的常規藥物治療方法。華子說,癲癇俗稱“羊癲瘋”,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大腦暫時“短路”而出現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
但癲癇的發病原因復雜多樣,發作類型也有多種,不適合自行診斷和用藥,需要經醫生檢查,確診發作類型之后,才能正確用藥。
一、用藥前首先要確診是不是癲癇有許多疾病的表現與癲癇相似,比如老年人常見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高血壓性腦病,都可能導致驚厥;焦慮癥、驚恐發作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征,也會引起精神癥狀;心理障礙也有可能引起大腦功能異常。
以上這些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類似癲癇的癥狀,但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沒有效果。
即使確診為癲癇,也不是每個癲癇患者都需要藥物治療,因為其中有近40%的癲癇患者有自發緩解傾向。一般來說,只建議半年內發作2次以上者,使用藥物治療。
二、不同發作類型的用藥1、全面強直陣攣發作:發作時會出現意識喪失、跌倒,全身肌肉持續收縮,四肢強直,張嘴之后猛烈閉合,有可能咬傷自己的舌尖。
強直期一般會持續數十秒,之后轉入陣攣期,每發作一次痙攣,會有短暫間歇,隨著間歇時間逐漸延長,會停止痙攣進入發作后期,意識恢復,整個過程大約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
全面強直陣攣發作的常用藥物有丙戊酸鈉、拉莫三嗪、卡馬西平、奧卡西平等。
2、強直或失張力發作:強直發作表現為全身肌肉強烈持續收縮,軀體背屈或前屈,但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鐘。失張力發作表現為身體肌肉張力突然喪失,導致不能維持原有姿勢,出現跌倒,持續時間通常為十幾秒鐘。
強直或失張力發作的常用藥物有丙戊酸鈉、拉莫三嗪等。
3、失神發作:典型失神發作表現為正在進行的動作突然中止,凝視,呼之不應,在持續幾十秒鐘后突然結束。也有發作與結束均較緩慢的非典型失神發作,同時伴有輕度的運動癥狀。
失神發作的常用藥物有丙戊酸鈉、拉莫三嗪等。
4、肌陣攣發作:表現為短暫、快速、觸電樣的肌肉收縮,可導致肢體節律性抽動。
肌陣攣發作的常用藥物有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托吡酯等。
5、部分性發作:也稱為局灶性發作,指的是大腦中異常放電只局限在一側大腦半球的局部區域,從而引起半側身體出現癥狀。發作時不伴有意識障礙,稱為簡單部分性發作;發作時伴有意識障礙,稱為復雜部分性發作。
部分性發作的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拉莫三嗪、奧卡西平、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鈉等。
三、抗癲癇藥物的使用原則1、藥物選擇:丙戊酸鈉可以用于所有癲癇類型的治療,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可以增加治療成功率。如果選藥不合適,有可能加重癲癇癥狀。
2、藥物劑量: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要在不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控制癥狀。要記住一點,寧可有癥狀,也不要出現不良反應。
3、單藥治療:80%左右的癲癇患者,使用單藥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療效。如果一種藥物無效,可以用5~10天的過渡期,更換為另一種藥物。單藥治療無效者,可考慮多藥聯合治療。
總結一下,癲癇的治療目標,是完全控制發作,并且要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但癲癇有多種類型與臨床癥狀,本文提及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治療時,需要配合腦電圖、核磁、基因檢測等檢查,以及發作時的視頻錄像,才有可能準確劃分類型,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咨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