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 | 數學 | 年級/冊 | 六年級下冊 | 教材版本人教版 | |
課題名稱 | 第三單元圓柱圓錐 第一課時 圓柱的認識 | ||||
教學目標 | 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底面周 長和高之間的關系。 | ||||
重難點分析 |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 一般難 | 知識點本身內容復雜經歷觀察圓柱實物的過程,認識圓柱,并能準確辨析圓柱, 正確找到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并能正確標出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 |||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 抽象難 | 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較弱,理解困難:六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 象邏輯思維較弱,在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之間的關系的情 況下,學生容易出錯。 | ||||
教學方法 | 1.通過觀察、操作、推理活動,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 圓柱底面周長和高之間的關系。 2.提高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
教學環節 | 教學過程 | ||||
導入 | 出示情境圖,認真觀察,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初步感受圓柱的特點,將實物抽象成立體圖形。 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圓柱,對圓柱的特點進一步認識。 現在我們來研究--種立體圖形--圓柱。 課件出示圓柱形物體 師:請同學觀察這幅圖片,這些物體的形狀有什么共同特點? 師:如果把它們畫成立體圖形會是什么樣呢? (課件出示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的幾何圖形) 師:上面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柱體。簡稱圓柱。 師: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圓柱形的物體?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圓柱的認識經歷由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 | ||||
知識講解 (難點突破) | 借助視屏動畫,采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對圓柱的組成及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之 間的關系進行學習。 師:這節課我們從兩方面學習圓柱,分別是圓柱的組成和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的組成和特征 師:圓柱是由哪幾個面組成的? |
師:對,通過觀察我們能知道,它由三個面組成。上、下兩個面---叫底面,中間的面---叫側面。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描述,發現圓柱的特征。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圓柱有初步的感性的認識) 2、抓住特征,明確認識 師:圓柱的這些面有哪些特征? ①師:先來觀察兩個底面,它們看上去是兩個大小一樣的圓,你想用哪種方法驗證呢?(觀察法、 畫圖 比較法、量直徑等方法)這里我們采用把上、下兩個底面重合的方式。 師:事實證明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兩個底面是兩個大小相同的圓。 ②師:圓柱的側面有什么特征?與底面有什么不同? (底面是平平的面,而側面彎彎的是一個曲面)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認識圓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特征) 3、再次明確,加深認識 師:現在我們再來完整地說一說圓柱的組成和特征? 師:圓柱有三個面,兩個底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個側面,是曲面。 (設計意圖:使學生全面了解圓柱的各部分的名稱、組成和各部分的特征加深對圓柱的認識) | ||||
課堂練習 (難點鞏固) | 1.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在圓柱下面的括號里畫“ √ "。 | |||
( ) | ||||
④ | ( ) | ( √) | ||
教學設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根據圓柱的組成及特點認識圓柱,并能準確辨析圓柱,正確找 |
到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并能正確標出圓柱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 方形或正方形,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之間的關系。 | |||
小結 | 課堂總結 圓 柱 的 有 關 概 念 及 其 側 面 展 開 圖 圓 柱 一個曲面 | ||
底面 | 高 | 一底面的周長 → 高-長方形的寬 長方形的長 | |
兩個完全 相同的國 | 有無數條 長度都相 個曲面 | ||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圓柱各部分組成以及特征,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圓柱有更深的了解 和認識,只有了解了認識了才能熟練掌握它的特性運用到以后的學習。 |
點贊____關注____小學數學章老師粉絲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