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咱們不說廢話,談談油車與電車,作為油電雙車的車主,并且作為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在使用了一年多電車以及油車之后,我認為電動車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如果只是購買一臺城市用車的話,電動車很適合作為主力車型使用,但是也不是說電動車就適合所有人,電動車也有一些無法回避的缺陷,如充電難、補能慢的問題,對于一二線城市的老舊小區用戶來說確實不夠友好,不過三四線城市的用戶充電問題解決起來相對容易,電動車還是很適合的。
先說一下我現在常用的幾臺車,第一個就是NEDC續航水平為600km的幾何A pro,具體配置是2021款 Pro 臻享高能續航版 600KM A600 立方版本;
第二個是NEDC續航水平為306km的楓葉30x,也是一臺純電動車型,具體版型應該是2020款 風范版,不過這臺車我使用頻率很低;還有一臺燃油車是吉利星越L,具體版型是2021款 7DCT EVO 兩驅智尊型。
以我的使用形式來看,電動車的使用體驗確實比較舒適,我的日常用車最多的場景就是通勤,一般每日至少30km以上,時不時還會在下班后去市區里的商超去玩,一年的總行駛里程在2萬公里以上,雖然我所處的環境為三線城市,擁堵情況相對較少,就算用燃油車的油耗也在我的接受范圍內,但能省錢沒有人愿意多花錢,2萬公里的形式里程,油車與電車之間的能耗費用差價能達到1萬元以上,大體上電動車冬季能耗是同價位燃油車的六分之一,夏季的話能拉大到十分之一左右,可以說“省錢”就是我選擇電動車的根本目的。
電動車比燃油車絕對是“省錢”的,為什么現在很多人說電動車不省錢呢?有爭議的地方無非是現在電動車的二手車殘值比較不穩定,電動車中還有一部分“油改電”車型,有燃油版車型的低價對比,讓人主觀感覺上覺得“吃虧”,還有就是電動車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爭議,所以不少用戶就覺得電動車本身是不省錢也不值得選購的。
但這些真的不是問題,試想除了上述的幾個問題外,在“省錢”方面,電動車有什么短板嗎?第一電動車雖然說需要保養,但沒有什么需要更換保養的項目,不需要更換機油、機油濾芯、火花塞、進氣濾芯等跟發動機有關的東西,保養基本上就是檢查,或者更換雨刮、輪胎、剎車油這些,相對于燃油車來說幾乎可以說是不需保養的。
有人說電動車買的時候貴,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都推出了基于純電動平臺研發的新車型,這些車型是沒有燃油版本對比的,不存在所謂的電動版比燃油版貴XX萬這種說法,在同價位車型對比中,電動車比燃油車的用車費用低得多。至于說賣的時候不值錢這種說法就更站不住了,買車本質上不是為了賣,雖然說在使用過程中有很多不可抗力因素,長遠考慮肯定要考慮二手車殘值的問題,不過既然都“長遠”考慮了,那彼時賣多賣少還有所謂嗎?目前大環境是燃油向電動的轉變,5年后或者8年后,燃油車大家就確定一定能保值嗎?也許5-8年后,電動車的二手車交易會更趨向于客觀穩定也說不定。
再有就是安全性的問題,必須要承認電動車搭載的鋰電池組相對燃油來說出現自燃的概率確實要高,尤其是目前新能源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和聲音是避免不了的。雖然說自燃確實是概率性的問題,但是一旦車輛自燃后,用戶的人身安全、后續的保險賠付等等都是很麻煩的事情,尤其是人身安全的問題讓人無法忽視。只能說用戶在正常的城區代步過程中,安全用車、安全用電,遇到自燃問題的概率微乎其微。
如果是我自己來選的話,我更傾向于純電動車型,因為我的日常出行和使用場景都是比較近的,城市通勤幾乎占據了我100%的出行場景,偶爾少量的高速出行,距離一般也在500km以內,我現有的幾何A Pro完全足夠使用。而且我不需要考慮家庭出行的問題,和家人共同出行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我和媳婦孩子一起,父母很少和我們一起出行,因為父母和我們喜歡的東西不同,說實話也玩不到一起去。所以對于我來說,不需要考慮車輛的空間問題,這就給選擇車型帶來了很大的寬容度。
當然有些用戶的長途出行頻率較高的話,并且本身有能力選購2臺車的話,那么可以考慮一油一電這樣的搭配,油車選擇空間相對較大的SUV車型,長途出行乘坐舒適度高,電動車選擇續航大于400km的純電動車型,緊湊級大小就可以。好處是相對較大的純油車型有不少價格不高品質不錯的國產車型可選,例如吉利星越L、長安UNI-K、哈弗神獸等,電動車可以考慮選擇比亞迪海豚、歐拉好貓等15萬以下的車型,實際使用體驗也很不錯。
我個人認為家庭車輛配置方面,比較理想的狀態就是一油一電的配置,純燃油負責家庭中的長途出行和“負重”任務,純電動則負責日常出行。當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消費得起2臺車,如果只能考慮一臺車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目前比較火的增程式電動車型或者插電式混動車型,只要保證有不錯的充電條件,這些車型也能體會到類似純電動的使用體驗,使用費用上也相對純燃油要少很多,也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比較強勢的產品有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系列,當然2023年其他國產品牌也會陸續推出自家的混合動力系列,有比亞迪品牌珠玉在前,這些品牌的定價也會相對慎重,也是可以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