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這正常嗎?古人告訴我們一個真相。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話: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鳩毒之中也。
這段話意思是:
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個人的耳朵如果能聽進去不中聽的話,心中經常想一些不如意的事,那這其實是好事。
因為這樣的情形才是一個人提高德行,修煉身心的磨刀石。當他借此情形不斷反省和調整自己后,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而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聽到的都是動聽悅耳的話,遇到的全是稱心如意的事,那這可不是好事。
這就等于把這個人的這一生泡在了毒酒里,他會變得越來越昏聵,下場一般都會很悲慘。
《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憂慮和禍患能使人生存壯大,而安逸和享樂則會使人走向毀滅消亡。
你看,這其實都是告訴我們,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是很正常的,而一個人如果一直都順順利利,事事如意那才是不正常的。
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我們活著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不停地解決問題,解決完大問題,再接著解決小問題,問題有大有小,永遠不會完。
而我們的人生之所以能變得豐富飽滿,其實就是在我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和閱歷,不斷優化自己的認知,慢慢調整出一個淡定平和的好心態。
所以,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不要沉溺在怨天尤人,難過焦慮,抱怨發泄的情緒中,不要使負能量越積越多。
因為足夠多的負能量會引發相同頻率的人或事物產生共振,結果導致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不如意的事情呢?給大家三個小建議:
其一,我們要及時提醒自己,不如意本來就是人生的常態。遇到了沒什么大不了,靜下心來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可以了。
當你把不如意變成如意時,說明你又成長了。
其二,告訴自己,只要是人,都會遇到不如意,之所以好像別人看著都順風順水,稱心如意,那只是因為別人只想給你看陽光美好的一面而已。
在你看不到的另一面,每個人都在被煩惱和憂愁纏繞。
其三,學會與命運和解,與生活和解,接受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人生本來就是順與不順交替前行的,我們只有先接受不如意,才能收獲之后的如意,必須好壞都要接受。
應該既可以把如意當知己,也可以把不如意當朋友,大家凡事都一起商量著共同向前走,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越來越祥和安定。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可見不如意才是每個人的人生常態。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看人生。
珍惜生命中所有的不期而遇,也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因為所有的事與愿違其實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上天在提示我們,
趕快喚醒自己吧,下個路口該轉彎了。
你覺得是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