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進行時#
導讀:今日雨水,2023年是旱是澇?雨水節氣的天氣能預兆,早看早知道。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今天已是2月19日,農歷正月二十九,今天將迎來了春天的的第二個節氣-雨水節氣,元人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再者,雨水對于農業生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節氣,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備耕的關鍵時期。雨水節氣過后,氣溫開始回升,小麥自南向北開始返青,雨量也開始逐漸增多,非常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或健壯生長。
此外,時至雨水節氣,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而且降雨量開始增多,到了雨水時節,桃李含苞,櫻花盛開,正是"雨潤春花"的大好時光,因而在民間也有了“雨水一到,春回大地”的說法。
另外,老祖宗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農事觀察中,覺察到雨水節氣這天的天氣情況對隨后天氣的旱澇走向和莊稼收成的好壞影響很大,那么雨水節氣當天是晴天好還是下雨好,有什么預兆呢?下面讓我們看看老祖宗的農諺是怎么說的。
(一)如果雨水節氣這天出現下雨的天氣,對隨后的天氣的旱澇走勢有何影響?看看老祖宗的農諺是怎么說的。
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大家知道,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嚴寒已過,此時,小麥返青后正在有效分蘗期,油菜正處在起身抽蔓逐漸開花階段,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給才能健壯快速生長,可見雨水時節下雨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最終使農民種植的莊稼會增產豐收。
后一句"大春小春"是指在不同季節播種,生長和收獲的農作物,人們把春季下種,秋季收獲的作物叫"大春"作物,而把秋季播種,次年春季收獲的作物叫"小春"作物。"一片寶"是糧食豐收的意思。
這句老話整句的意思是說,如果雨水節氣出現降雨天氣的話,那是好的預兆,預示此年風調雨順,雨水充足,莊稼會增產豐收,是一個豐收之年。
小結,由以上古人的農諺預測可知:如果雨水節氣期間恰逢降雨天氣的話,是好的預兆,預示隨后的天氣雨水充足,此年莊稼豐收。(二)那么如果雨水當天沒有下雨,又有什么預兆呢?下面我們接著看農諺是怎么說的。
雨水無雨,犁耙拾起(海南)。這句老話的整體意思是說:如果雨水節氣當天出現晴天沒有下雨的話,那預示接下來會出現干旱少雨的嚴重旱情,由于干旱無法在田操作,所以人們不得不把犁地的犁耙收拾起來,閑置掛起,說明此年干旱的嚴重程度。
具體來說:
前一句"雨水無雨"中的"雨水"是指雨水節氣,"無雨"是指出現了無雨的晴天;
后一句"犁耙拾起"是用襯托的手法,寓意隨后天氣干旱嚴重,雖然雨水過后,天氣轉暖,按正常年份人們開始春耕春種了,但由于出現了"春旱"現象,人們還得休歇,當然農具也就閑置起來了。
小結,由以上古人的農諺預測可知:如果雨水節氣當天出現晴天的話,是不好的預兆,預示隨后會出現干旱少雨的旱情,此年莊稼會減產欠收。寫到最后,今天是雨水節氣,大家現在可以根據自已當地的天氣情況,來預測今年隨后的天氣是旱是澇,雨水是否充足,莊稼的收成是好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