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市場是人性的反映。因為人性和人的情緒反應是亙古不變的,所以當初《金融怪杰》出版時適用的交易準則也能適用于22年后的今天。這些交易準則一個世紀前就像今天這樣,從今天算起,一個世紀后這些交易準則依然如此,不會改變。
1.好的交易和壞的交易 。
不要根據交易的結果來判定交易決策的對錯。一筆虧損的交易,如果其交易決策是正確的,遵循的是有利可圖的交易策略,那么該筆交易雖然虧損,但對你而言,仍然是一筆好的交易,因為依照該筆交易的決策,反復操作,從長期的平均結果來看,你將是盈利的。一筆盈利的交易,其交易決策可能是錯誤的、糟糕的。
2.執行和決策同樣重要。
在交易中正確研判市場的方向,這只是成功交易的一部分,正確的執行才是關鍵。
3.你對市場的研判雖然正確,但未必能賺到錢。
要想取得交易的成功,光是研判的正確是不夠的,你必須確保在研判正確的情況下能通過正確的操作來賺到錢。
4.有時候你需要離場觀望。
克勞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曾說過,“音符間的空白造就了音樂”。與此相類似,投資或交易時也要有休息、觀望的時候,這點對于投資或交易的成功至關重要。
5.風險控制是理所當然的事。
許多金融怪杰都認為,風險控制甚至比交易方法還要重要。
6.交易規模比進場點更為重要。
實際上,進場建倉的規模通常比建倉的價位更為重要。其中的原因在于,如果交易者建倉規模過大,一旦市場價格向不利于建倉頭寸的方向運動,即便這種價格運動并不具有指導意義(可能是受市場情緒影響,并不表明交易者的研判有誤),但由于倉位過重,交易者很可能無力承受,從而止損出場,放棄決策正確的好交易。交易者常犯的一個錯誤是,任由自己的貪婪影響自己的決策,建倉的頭寸規模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
書中的這些金融怪杰有一個特點:當他們察覺有很好的交易機會時(比如交易的勝算高,相較承擔的風險,該交易可能得到的回報高,即交易的回報/風險比高),此時他們敢于重倉出擊,其建立的頭寸規模會大于通常所建的頭寸規模
7.不力求百分之百的正確。
市場價格朝不利于持倉頭寸的方向運動,你可以清掉部分頭寸,不必全留,也不必全清。對部分頭寸進行止損要比全部清倉止損容易。
8.圍繞持倉頭寸反復進行加、減倉交易。
許多金融怪杰對于單筆交易建倉后采取動態調整的方法,而不是采取靜止不動的方法,即不是采用“一次性建倉,然后保持不變,直到一次性全部清倉”。他們會根據市場的動態來調整所建頭寸的規模。
圍繞持倉頭寸反復進行交易,這種方法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完全因人而異,取決于交易者個人。這種操作方法并不適合所有交易者。那些適于采用這種方法的交易者認為,這種操作方法對他們非常有用。
9.贏家具有靈活性的特征。
具有靈活性、保持彈性是成功交易的基本要素,是交易贏家的特征之一。
10.遭遇連續虧損后最佳的補救方法。
當你遭遇連續虧損時,你絕不能倍加努力試圖挽回敗局、扭轉形勢。當你交易越做越糟時,最好的解決方法通常是全部清倉(或者通過設置止損來保護持倉頭寸,設置止損位后就無須進行交易決策,一切按止損位的得失操作),然后停止交易,休息幾天或休息更長的時間。
11.波動性和風險不是一碼事。
12.直覺,并無神秘可言。
13.當交易一帆風順、凡事稱心如意時,你要小心謹慎。
當凡事順心如意、交易得心應手時,交易者容易被勝利沖昏頭腦,被一時的成功蒙蔽雙眼,從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14.一個推論:當你與整個市場同時陷入恐慌時,此時要考慮離場觀望。
15.對于你在什么價位進場交易,市場并無所謂,不會因你而改變自身的運行。
16.為何設定每年的盈利目標可能適得其反,有害無益。
要避免設定每年的回報目標。交易每年的盈利目標應該根據交易機會的大小來確定,而不是由交易者人為來設定。
17.通往交易成功之路。
通往交易成功之路不止一條,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些金融怪杰所用的交易方法互不相同,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