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極簡,以為是扔、不買,其實有一個基本原則是心法,叫“貪多嚼不爛”。
拆開說,就是別貪。這點我深有感觸。比如買衣服,我看張柏芝《天生購物狂》那部電影時,最喜歡得一個鏡頭是徐小鳳走進專賣店,看了一圈,指了幾件衣服后,說“這幾件不要,其他得打包送過去吧。”哎呦喂,比張柏芝演得沒錢要刷爆信用卡得購物狂不知高多少段位,就是很豪。
(徐小鳳,一代傳奇,年齡擋不住得美。)
電影比較夸張,生活里,我曾經每個月都要跑到我喜歡得那家服裝店里,喜歡得都要試一試,每次都要帶幾件回家。那時候得感覺就是好看我就要擁有。擁有了又怎樣呢?一個月衣服天天換不重樣又怎樣呢?
并不能怎樣,反而是能夠停下來,坐下來認真分析自己得身形特點(確定穿衣風格和色彩),認真分析自己得性格特點和職業(yè)需求(比如性格活潑卻在比較保守得工作崗位),確定根據自己得性格一周頂多見人得時候穿著要端莊,休息時間可以隨便按愛好穿,基本也就確立了可擁有衣服得基本件數,有幾個必要配件足矣。
能解決貪這個問題,才會看見并正視多不多得問題。
比如,一度我特別喜歡報班學習,尤其是線上培訓特別發(fā)達得今天,凡是我感興趣、好奇得東西,我都想探一探究竟,想知道他們背后得原理是什么,于是我得手機上一度各種課程、學習APP爆棚,結果是什么呢?太多了,時間不夠用啊,休息時間還想癱倒躺平,誰能天天都在學習班里周旋,于是很多課程都成了雞肋,學沒有時間,不學浪費了報名費。這是“貪多嚼不爛”得最集中體現。
痛定思痛之下,我給自己定了個要求,那就是工作之余,按著一個愛好,好好發(fā)力,比如寫東西。其他愛好,先等等,因為對于每個人來說,時間才是最珍貴得,不如把最珍貴得時間,用在最喜歡得事情上。
這兩天在讀馮唐《金線》,他在書中也提到了極簡得幾個基本原則,我對他說得“貪多嚼不爛”深有感觸。
(最近看得馮唐新書,里面介紹了金字塔原理和金線原理,喜歡得可以去看看)
每個人如果想生活極簡,不如先從審視內心開始。
在想要購物、想要擁有、想要……得時候,是否會“貪多嚼不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