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間,在黃河邊上有一個百水村,村里有一個老太太,八十多歲了,無兒無女,一個人艱難生活,
村里只是知道她姓賈,所以都親切得叫她賈婆婆。聽說早年賈婆婆是個神婆,給人算卦很準(zhǔn),因為道出天機,以至天神震怒,讓賈婆婆家人全部都害病去世,現(xiàn)在只剩下老太太一個孤苦伶仃。
一日,一個白面書生路過百水村,風(fēng)塵仆仆,一看就是走了很遠得路,來到賈婆婆門前討口水喝,賈婆婆看到書生大吃一驚,慌忙把門關(guān)上,書生很是納悶,這是怎么了?
書生走到隔壁討水喝,這家姓林,家中只有林老漢一人在家,見有人討水喝,就用碗接了水給書生喝,書生說:“多謝老伯!”林老伯見書生長得儀表堂堂,村里也很少來外人,就和書生閑聊起來。
書生名喚童英,現(xiàn)年一十八歲。山西人氏,因家道中落,父母雙親去世,父母臨死時告訴,自小就訂了娃娃親,在黃河邊上油坊鎮(zhèn),有個劉思庭,經(jīng)營四方客棧,女兒名喚劉巧蓮,可去投靠。童英無依無靠這次就是去投靠岳父大人。
說著說著童英就說到剛才賈婆婆關(guān)門得事,林老漢說:“這是村里得賈婆婆,賈婆婆人很好得,沒有給你水喝,定是見你是個外人有些害怕,我們村很少有外人來,你不必放在心上。”
童英歇了一陣,就繼續(xù)趕路,只半天腳程就到了油坊鎮(zhèn),找到四方客棧,見到了劉思庭。
在童英還沒有出生得時候,這個劉思庭和童英得父親,一起做生意,親如兄弟,后來童英父親因為家里有事,回了老家,臨走時兩家訂了娃娃親,約定孩子十八歲時成親。一晃這么多年了。
當(dāng)劉思庭見到童英時,心里非常高興,但是妻子劉氏卻不這樣想,見童英穿得寒酸,又聽說現(xiàn)在孤身一人,明顯是來投靠。就想把童英轟走。女兒劉巧蓮和母親一樣,也是個嫌貧愛富得勢利女人。也不愿意嫁給童英。
童英飽讀詩書,通情達理,從劉氏和巧蓮得說話和臉色,心中就明白了。心里想,大丈夫立天地間,何必要寄人籬下討生活?就準(zhǔn)備和劉思庭退婚辭行。但是劉思庭是個正直得人,當(dāng)年立過誓,怎么可違背?痛斥了劉氏和巧蓮,準(zhǔn)備不日就給童英巧蓮?fù)昊椤?/p>
但是童英心意已決,留下書信和離,離開了劉思庭得家。
童英沒有目地得向前走著,來到一座山,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看此山樹林枝繁葉茂,高聳入云,看得出了神,這時,聽到傳來鐘聲,震徹心扉,童英心里一片清明,心想,剃度出家未必不是好得歸宿。
想到這,童英順著鐘聲尋去。走到半山腰,看到了個滿臉絡(luò)腮胡子得大漢,坐在路邊,用手不停扇著,童英施禮準(zhǔn)備過去,這個大漢眼睛一瞪,粗聲粗氣得說:“你這公子還挺有禮貌,喂,你是不是要出家啊?你年紀(jì)輕輕,還沒有娶媳婦吧?怎么這么想不開?”
童英一聽,心中大驚:“敢問這位兄臺,怎么知道我要去出家?”
“哈哈,這世間沒有我不知道得事!我還知道你背上,一直有個小狐貍精在身上,看到我,這小狐貍精跑了,我又不吃它,跑什么啊!”大漢說完還嘆息著搖搖頭。
童英一聽心里想,這不是胡說八道么?有個狐貍在我背上,我怎么不知道?噢,明白了,這條路直通寺廟,大漢這樣說一定是猜得!
還沒有等說話,這個大漢說:“你不用亂猜測,你心里想什么,我都知道!這樣吧,我閑來無事,你請我喝酒吧!”
童英說:“此處哪里有錢買?”大漢說:“你去買來給我喝不就得了,你順著來時路回去,就到了鎮(zhèn)子上,我要喝上好得女兒紅。”
童英心想,我這就要出家了,以后也不能喝酒了,何不與這大漢宿醉一場,也不枉來世間一趟!想到這就對大漢說:“你等著我,我去去就來!”沒走幾步,又停住了,這才想起自己身上沒有銀子,只見那大漢說:“你摸摸你得懷里!”童英伸手一摸,咦,怎么會有五兩銀子?
正在遲疑,就聽大漢說:“快去快回,再來點肉,越多越好”
童英心想,管它呢,就這樣來到鎮(zhèn)子上,買了四壇女兒紅,又買幾斤得肉,讓酒店得伙計給挑上山來,和大漢暢飲起來。
大漢一碗接一碗得喝,好像喝不醉一樣。童英喝了兩碗就有點醉了。童英開始不停得說起自己得事,說到劉思庭得女兒,不愿意嫁給自己等等。
大漢聽完,哈哈大笑,:“小兄弟,劉思庭那女兒,現(xiàn)在確實不是良妻,以后會是,但是要看你得造化。你是個好人,應(yīng)該找個好妻子,我給你算算,”說完,把手伸開,手指亂點一通。然后說:“這個不錯,年紀(jì)相當(dāng),小兄弟,你要不要媳婦?”
童英醉得迷迷糊糊,聽大漢說話,都沒有聽清楚,就答應(yīng)到:“好!再來一碗!”大漢哈哈大笑。
當(dāng)童英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這是哪里?剛要把起身,突然感覺胸口有東西壓著,一看,大吃一驚,只見一個妙齡少女正躺在自己懷里熟睡!
不由自主得大叫:“啊”這一聲驚醒了少女,少女一睜眼,看到此景,也大叫一聲“啊,你是哪個?怎么在我床上?”又急忙抓緊被子蓋住自己得身體。
童英急忙下床,還好自己得衣服沒有脫,趕緊施禮。對少女說:“小生童英,不知為何在小姐床上,我真不知道,如果冒犯了小姐,請小姐原諒,我這就走!”說完就要走。
小姐大叫:“大膽狂徒,占了便宜還想走?來人啊!來人啊!”
童英急忙說:“小姐莫叫,小姐莫叫……”
這時,有丫鬟推門而進,看到屋子里站著一個男子,也嚇得大叫跑了出去,一會兒工夫,本宅老爺和夫人,丫鬟婆子來了一大幫人,把童英賭在屋子里。
此宅主人姓王,只有一小女兒,名喚王寶釵,今年一十六歲。王老爺命人把童英綁了起來,推出去等候發(fā)落,趕緊安慰女兒寶釵,見女兒寶釵啼哭,心中大怒,來到外面,:“來人,把賊人給我推過來!”
童英被人推到王老爺面前,跪倒說:“這位老爺,小生童英,昨天和一大漢喝酒,不勝酒力,睡著了,醉來時,就在小姐房子,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請老爺明查!”
王老爺聽童英談吐不凡,又生得儀表堂堂不似壞人,心中暗想,我家這是深宅大院,前院有人護院,幾米高得大墻,這人只是一介書生,也不能飛,怎么能來到小女兒得房間,莫非是兩個人有私情被丫鬟發(fā)現(xiàn)了?才上演得苦肉計?
想到這,讓人看好童英,轉(zhuǎn)身去了內(nèi)宅,去找夫人和女兒。夫人和女兒正在竊竊私語,夫人見老爺進來,把老爺拉到一邊說:“女兒還是完壁之身,沒有讓賊子得承,女兒說昨天晚上睡覺時,好好得一個人,不知道醒來時身邊卻多了一個男子,老爺,你剛才審問了么?那賊子怎么說?“
王老爺一聽夫人這樣說,也就放心了,連忙說:“那公子也說不知道怎么回事,醒來就在女兒得屋子里?夫人,咱家這深宅大院,除非會飛,否則進來,定會被人看到,這公子,怎么來得,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啊”
這時,王夫人一拍大腿,:“老爺,你還記得前年那個道士怎么說得了?”王老爺心里一驚,兩年前家里來個道士,王老爺盛情款待,期間問起女兒得婚事,道士說:“此女姻緣天注定!”王老爺又問什么時候緣分到,道士說:“莫急,佳婿有一天會從天而降!不用你們?nèi)ぁ!蓖趵蠣斪聊ルy道就是這個自稱童英得?
王老爺和王夫人又來見童英,真是越看越喜歡。王寶釵心情平復(fù)后,也出來和童英相見。
選良辰擇吉日,童英和王寶釵舉行了婚禮。婚后兩人恩愛甜蜜。王寶釵問童英那日怎么來得,童英也不明白,想起那日大漢喝酒,決定去找大漢問個明白。
第二日,童英來到上次和大漢喝酒得地方,大漢果然還在這里,看到童英來了,哈哈大笑,問:“怎么樣?我給你找得媳婦,你可滿意?”
童英深施一禮,:“敢問壯士,我是怎么到得王寶釵得屋子?”
大漢又哈哈大笑:“這點小事,難不倒我,怎么你來找我,是還想你背后得小狐貍?”
童英對大漢得話深信不疑,忙問:“背上真有小狐貍?”
大漢說:“自然有,不過它一看到我,就跑了,怕我吃了它,不怕,我抓它回來!你等一下!”說完,口中念念有詞,手中往空中一抓,金光一閃,一只小狐貍現(xiàn)身出來,害怕得蜷縮著身體,口吐人言:“見過閻羅王!”大漢一聽,哈哈大笑。:“你個小妖怪,天天趴在小兄弟得背上做什么?”
小狐貍急忙說:“求閻羅恕罪,我修行不夠,還沒有修成人形,十年前,家母被人打死,我害怕逃走,路遇童英,跳到他背上躲避,仇家見了就走了,好像很怕童英,我不明白,又害怕仇人再來,就一直躲在他背上。”
大漢一聽,:“原來是這樣啊,看在你這些年,沒有做壞事,還時刻保護童英得份上,饒了你吧,小兄弟,你不知道,你這十年,有很多危險,都是這小狐貍給你化解了。”
說完,用手一指小狐貍,小狐貍身子一顫,一個轉(zhuǎn)身,化身一美麗少女,嬌滴可愛,少女對大漢盈盈下拜:“多謝閻羅!”大漢起身:“出來這么久,也玩累了,回去了,小狐貍,你以后就跟著童英吧,幾年后再生一窩小狐貍吧!記得,不可為非作歹,否則,定不饒你!”說完。金光一閃,消失不見。
童英聽得有點云里霧里,忙問少女怎么回事?少女深施一禮:“奴家媚娘,以后就是公子得人了,但憑公子吩咐!”童英嚇一跳,“這萬萬不可,!”
媚娘哭泣“公子定是嫌棄奴家相貌丑陋,不原憐惜奴家!剛才閻羅命我跟著你,如果你不要奴家,要我怎么活,我只有一死了之。”說完,假裝要撞樹自殺。
童英忙說:“且慢且慢,這,這,我答應(yīng)你便是!”媚娘破涕為笑。
童英問:“這大漢是誰?”
媚娘說:“噓,小點聲,別讓他聽到,他是地府大爺,閻羅王啊!不知為何出現(xiàn)在這里!”
童英一聽,大吃一驚。
童英回家,小聲跟王寶釵說了這事,王寶釵問,:“媚娘在哪里?”
童英說:“媚娘你出來”話音剛落,金光一閃,媚娘現(xiàn)身。媚娘對著王寶釵施禮:“見過姐姐!”
寶釵急忙拉起媚娘,兩個女子,一會兒就竊竊私語,輕笑連連。
一日,童英和王寶釵去街上游玩,看到一對衣衫襤褸得父女在大街上討飯,定睛仔細一看,原來是劉思庭和劉巧蓮。
童英大驚,急忙過來,劉思庭一看是童英,放聲痛哭,原來在童英走后,家里遭了賊,殺了劉氏,劉思庭拼了命,救下了巧蓮,但是家也被賊人放火燒了個精光,僅有得銀子也都賠給了店客,現(xiàn)在一無所有,只能流落街頭,沿街乞討。
童英聽后也是流下了眼淚,問王寶釵,可否把劉思庭和劉巧蓮接到家里去?王寶釵心地善良,怎會不答應(yīng)。
回到家,王老爺對劉思庭盛情款待。說:“你和巧蓮就住在家里,我家房子多得是,你安心住便是,就當(dāng)是自己家!”
劉思庭做生意出身,王老爺有很多產(chǎn)業(yè),也忙不過來,劉思庭就留下來,幫助王老爺管理產(chǎn)業(yè)。也算是有了安身之所。
劉巧蓮自從家里出事后,像是變了一個人,變得懂事很多,自從來到王老爺家里整天坐在屋子里,也不出門。
王寶釵沒事就來找巧蓮聊天,這樣過了月余,王寶釵問巧蓮:“愿意嫁給童英么?姐妹們一起多開心?”巧蓮滿臉羞紅,低頭不語。
這樣,童英又娶了劉巧蓮。
童英帶著王寶釵和劉巧蓮回家去給父母掃墓,又路過百水村,又來到賈婆婆門前,童英想起往事,呵呵一笑,又敲賈婆婆門討水喝。
賈婆婆開門一看,是童英,又要關(guān)門,童英急忙攔住,小聲對賈婆婆說:“婆婆莫慌,媚娘雖是狐貍,但是是個好狐貍不傷人。”賈婆婆一聽,驚訝萬分得看著童英。喃喃說道:“公子心地善良,祖上也是積德行善之人,當(dāng)世必得福報,長命百歲,兒孫滿堂不在話下。”
童英呵呵一笑,深施一禮,轉(zhuǎn)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