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志閑而少欲:志指情志,七種正常情志活動喜、怒、憂、思、悲、驚、恐稱為“七情”,任何事物得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樣,人得情緒、情感得變化,亦有利有弊。如《養性延命錄》所說:“喜怒無常,過之為害?!?/p>
七情人人有之,不過為閑,大喜,暴怒,常憂,多思,大悲,驚嚇,恐懼皆為不閑,少欲則志閑?!兜赖陆洝吩?‘少私寡欲,見素抱樸。少則得,多則惑’。心系于樸素之道,自然少私寡欲。孔子刪《六經》,削其繁,有減無增,惟簡之而不得,刪削以述正以明道。
心安而不懼: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心正身正,內心總是安逸,自不會有恐懼。
如若心不能御神,仍偶有恐懼,以思制恐,思念可以控制恐懼,那就去思念吧,思念一個人,一段事,暫時可以壓制恐懼。
形勞而不倦:要勞動也要運動,但都不要過分勞累,過分會傷神傷形,就是有十分力用到五分就好,小過養生,大過養死。小過是不到五,處在悠閑得狀態。大過估計到九了,不能到十,到十基本就死了?!兜赖陆洝?‘多言數窮,不若守中’。
氣從以順:圣人通玄元,混氣思以守其身。天一在藏,資元氣以立始,天五在府,資沖氣以成終,或清而快,或濁而遲,周流於一身,而為有生之本者,是氣也。妙而難名,混而不離,唯圣人然后能通之,通之然后能守之,不知善持養,則昔之充者今或餒,昔之純者今或散,欲守而勿失不可得矣。
各從其欲:《道德經》曰:載營魄。蓋魂陽而動,魄陰而止,圣人以神欲氣,以魂制魄,故神常載魄而不滯于魄,尚何動出之有。神為氣母,氣為神子,守其母而子全,自然之理也。氣為命之元,氣全則命永存也。
皆得所愿:《莊子》曰: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元虛之氣培義與道,充塞四體,無以餒也,元虛厥躬,則壽敝天地,無有終時,不難致矣。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道德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茏越o自足,吃尋常得食物即是美食,不擇精粗。穿樸素得衣服合體為宜,不論善惡。居住安樂,不爭榮辱,無外慕之心,民風淳樸。
少欲即是養生。小過可以前進,大過無法后退,人生沒有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