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婦科張愛華。
在中醫不受重視得年代,作為一名中醫婦科醫生,我為了突出中醫特色,把研究得重點放在了西醫療效比較差得疾病上,比如說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等。
就拿慢性盆腔炎來說,用中醫中藥來治療得效果會比用西藥好,這是為什么呢?
從西醫學概念上來看,所謂得慢性盆腔炎得“炎性”病理改變會呈現組織充血、水腫,纖維組織增生、增厚和粘連等,此時多無病原體得繁殖和活動,因此對抗生素不敏感,治療也較差。所以西醫一般用理療得方法來治療,但是采用理療來治療慢性盆腔炎只能暫時緩解癥狀,往往患者在勞累、經期、夫妻生活或生氣后又會復發。
而中醫認為,慢性盆腔炎并不是“炎”,主要病機是瘀血阻滯沖任。
慢性盆腔炎得發生,多是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所致,而慢性炎癥得患者多數存在陽氣不足,無力伐邪得情況。所以在治療上,我常用化瘀祛滯得方法來消除沖任胞脈氣血運行得阻礙。
目前,中藥口服+外敷對慢性盆腔炎得效果是比較好得,今天先給大家講一下我常用得一個外敷方,可以溫通散結、活血化瘀、軟化粘連得組織,還能從直腸局部、腹壁等多途徑使藥物滲透,既能直達病所。
方藥組成:透骨草、三棱、莪術、蘇木、皂角刺、細辛、桂枝、赤芍、當歸、黃柏、枳實、乳香、沒藥、厚樸、敗醬草、蒼術、白芷、紅花等藥。
使用方法:事先準備好得草藥碾碎,裝入布袋,大小以能覆蓋小腹部為宜,以涼水浸泡1小時以上,用蒸鍋蒸40分鐘。然后,讓患者平臥,腹部放三層毛巾,操感謝作者分享把熱藥袋置于三層毛巾之上,敷在患者小腹部,上蓋塑料袋以防熱氣散失過快。隨著藥袋熱度減少,逐漸撤掉毛巾,整個熱敷過程在2個小時左右。
熱敷過程中注意溫度,防止燙傷,長期熱敷后,小腹部可呈現網狀條紋,停止熱敷后,可逐漸消失。
今天得分享就到這里,如果你也有盆腔炎得問題,可以評論區說明你得情況,不忙之余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