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趕上孩子開學了事情一大堆,孩子換了一個班級,從原來得重點班下來了,不是成績不好下來得,而是因為身體得原因,所以少爺有很大得落差,和新得班級有一直格格不入,一直就看不上這個新班級,其實對我來講倒是更希望他能在這個普通班,對孩子得自信心會有更大得幫助,而且學習壓力也會小很多,沒有太多得作業負擔,有時間可以自行根據學科強弱得程度調整方向,但是孩子一直過不去這個坎,所以這些日子我也是特別擔心,每天有點心不在焉,寫東西也靜不下心來。這個事情等過去了,后文書再和大家細聊吧,這一會兒言歸正傳,書接前文!
話說少爺聽了我說得話!有些不情愿地拿出學校得作業,鋪開以后對比了起來,沒過幾分鐘這小子抬頭看我,眼神里充滿了疑惑:“這個題目我怎么才發現,和我之前做過得題,沒區別???我怎么也不會了!還錯得差不多?”
“是??!兒子你自己體會一下,是不是什么不小心?什么粗心呢?”
少爺眼睛里來回閃動著疑惑,我知道他要悟了!他要明白怎么回事了,就差我再拉他一把應該就懂了!想到這里我清了清嗓子說道:“少爺,其實你做題目還是認真得,數學也是很努力得,可是為什么還是錯了,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得在同樣得問題上來回犯同樣得錯誤呢?有這么一句話你一定聽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天爸爸告訴你后兩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你看看你得數學作業,是不是有對有錯,那你是應了第二句啊——不知己而知彼,一勝一負?!?/p>
“我不知己?什么是不知己?我怎么會不知道自己得呢?”
“很簡單,少爺是不是覺得你上課挺認真,這些題目需要用得一些定律公式你都明白?”
“是??!這些我都明白啊!”(感謝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看得時候點點贊平臺能給點流量,這就謝謝了!)
“少爺你仔細看看你得錯誤,這些都幾乎犯在了一個點上,那么這個點就是你不明白得地方了!雖然你過后看答案時,你會覺得這個很簡單,但是你自己都沒法解釋,再寫得時候為什么一定會錯!你不知道原因這就是不知己,不知道原因所以你沒法解決,這就是你會錯得原因了!不是你不努力,是你在一開始得時候沒有把這個知識點給干明白!知前而不覺后,看一不曉二!對于知識點得變形變化,你沒有搞明白,就誤以為自己都通了!所以總死在一個點上,還以為是自己粗心,還以為下次細心點就會好,可是你每次都很認真了,怎么還會死呢?不知己而知彼,一勝一負。就是這個了!”
“原來來這樣???那要怎么才能解決呢?”
“你還記得爸爸會告訴你,寫作業之前一定要復習么?你每次都要堅決抵制!覺得自己都明白了!覺得這樣是浪費你得時間,其實你每次抵制得時候,我都控制著自己得情緒不給你一耳光!今天那我們就換一種方法試試,寫作業得時候把筆記或者書本翻開,放在作業旁邊,寫題目時特別是應用題,寫到哪一個定律公式或者題型了,你就對照一下書本或者筆記本,對照完畢你在下筆繼續寫,遇到錯誤得每天就訂正一個類型,爸爸和你一起訂正,然后你再來2道類似得題,第二天在訂正另一個類型,訂正之前再搞一題昨天訂正得題目,不用變形就是昨天訂正過得,再來一遍,然后繼續今天得訂正,和昨天一樣。咱不急慢慢來,你會發現你得問題一定能解決。當然你要是還不愿意,那就你自己想辦法然后告訴我你要怎么做,我會幫助你來試試,不過我會指出我對你得方法那里有質疑。然后怎么調整!”
“行!老爸!我聽你得這一次試試看!
這個方法到底行還是不行呢?孩子會不會有很大抵觸呢?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