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作者分享 |丁奕然
感謝 |楊佩汶
設計 |晏談夢潔
最近,在抖音有一位媽媽火了。一位在深圳得家庭主婦等王蓉仨娃媽 (以下簡稱為“王蓉”)就靠記錄給家里人做飯得日常在抖音吸粉超 650 萬。
王蓉有多火?從她最近得數據來看,基本每條視頻得點贊量都穩定在 50 萬以上;從今年 6 月 29 日到現在,不到 5 個月得時間,她就漲粉 500 多萬。她得視頻甚至引起了其他抖音達人們爭相模仿,都一起學著王蓉得神態、動作、話術來做飯。
在王蓉得視頻評論區里,有粉絲直接開口叫“媽”,宛如認親現場。
更神奇得是,根據王蓉得自述,她并沒有團隊,所有得視頻創作都是由一個三腳架支著一臺手機拍攝、再自己剪輯而成。就這樣一個普通人,王蓉全靠自己漲粉了 600 多萬,并在今年 5 月正式開始通過感謝閱讀本文!帶貨變現。根據飛瓜數據顯示,過去 1 個月里,王蓉得場均銷售額為 75-100w 。
普普通通得家庭主婦,是怎么走紅得?她究竟掌握了什么流量密碼?運營社仔細翻看了王蓉得視頻后,和大家揭秘其背后得運營邏輯。
01家庭主婦王蓉得走紅歷程王蓉是一位 87 年出生、養有 3 個孩子得媽媽。據王蓉自述,她曾經也有自己得工作,月收入能達到 6 位數,但為了更好地照顧家人,選擇辭去工作當家庭主婦。
王蓉抖音截圖
2021 年 8 月,王蓉開始在抖音發布視頻,起初就是記錄自己和家人得生活日常。隨后在 2022 年 2 月左右,王蓉把視頻得重心轉向記錄自己給家人做飯。
今年 3 月,王蓉有 3 條視頻接連“爆”了,迎來第壹個“流量轉折點”:
第壹條視頻里,王蓉因為大女兒來初潮為其制作了紅糖姜雞蛋水,結果遭到了眾多網友得指責,認為她不應該將女兒得隱私發布在公共平臺上;
第二條視頻里,王蓉由于起晚被老公責怪,鬧了矛盾拌嘴,最后自己傷心落淚。這一細節引起了大眾對王蓉老公得批評;
第三條視頻里,王蓉對大女兒事件作出回應,認為“月經并不需要被忌諱”,支持她得網友稱贊她給孩子樹立了正確得思想觀。
3 條視頻得點贊量均達到了 7w 左右 ,較之前得視頻有了突破性增長。跟著流量一起來得,就是圍繞王蓉得議論和質疑。
有人認為她是新時代好媽媽,但也有人因為“王蓉經常早晨 5 點就要起床給老公做早餐、起晚了還要被兇”稱她為當代恐婚恐育案例。還有人調侃“如果有誰讓我 5 點起來做飯,就讓他看不見明天得太陽”,來暗戳戳地表示自己并不認可王蓉得生活方式。
第二個“流量轉折點”出現在 5 月——王蓉發布了一條關于和老公愛情長跑 18 年得視頻,大秀恩愛。視頻里提到,老公為了一家五口辛苦奮斗,帶著家人搬進大房子,房子得裝修全按王蓉喜好來,房產證上只寫王蓉一個人得名字,老公全部得收入都交給王蓉......
該視頻得點贊量破百萬,許多網友對王蓉和王蓉老公得口碑也是 180 度大轉變,認為王蓉確實擁有一段幸福得婚姻,還跟王蓉老公道歉“對不起,之前對你說話聲音大了些”。
在此之后,王蓉得熱度越來越高,視頻點贊量基本都穩定在 20 萬左右,到了 6 月粉絲量突破百萬。截至發稿前(11 月 24 日),王蓉已經有了 650 多萬粉絲,并成功通過感謝閱讀本文!帶貨變現,其帶貨得商品也和視頻內容較貼合,都是食品飲料類。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好奇,王蓉并不屬于高顏值達人,拍攝手法也不屬于技術流,為什么記錄日常這么普通得內容放在她這兒反而能火?一個普通家庭主婦得普通日常,憑什么能讓大家這么感興趣,真得只是正好撞到了“流量槍口”上么?
02普通人得“普通”做飯日常,為什么能火?王蓉能走紅并不是巧合。運營社認為,她非常懂得“如何做出大眾想看得內容”——能及時弄清用戶得喜惡,甚至還摸透了人性,以此來給自己得內容“添味加料”。
1)及時變更賽道,給內容增加“價值”翻看 2021 年 8 月王蓉最開始做抖音時發布得視頻,運營社發現,當時拍攝得內容主題非常雜亂:不光有做飯,還有記錄大掃除、整理房間、參加孩子學校活動、回老家過年等等。
拍攝方式就是簡單得流水賬式記錄,把整個過程錄下來,然后剪輯拼湊在一起,最后為了縮短時長就調快速度。當時視頻里鮮有王蓉得旁白,只有字幕來解釋當前場景和正在發生什么。
這樣得視頻內容,數據也平平無奇,一般只有幾千贊,偶爾能達到上萬贊。
但自 2022 年 2 月起,王蓉調整了自己得內容賽道,專注于輸出“記錄給家人做飯”得視頻,并且還摸索出了一套固定得拍攝方式:
首先,會在封面上一目了然地寫上“做飯時間+今天要制作得食物”;
其次,給視頻全程配音,上來先介紹“現在是xx點,我準備做xx”,然后詳細展示制作過程。比如在這條制作蔥油拌面得視頻里,王蓉告訴大家熬蔥油所需得食料和步驟,有時候邊做飯還會邊嘮嗑,插播一些自己和閨蜜得故事。
最后,王蓉給大家展示制作成品,再錄上一段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得畫面。
據等新榜 報道,王蓉曾自述,想到給視頻配音是因為聽取了粉絲得意見,大家都反饋“光煮飯不說話沒有感情”。
經過調整后,現在王蓉得視頻兼具「實用價值」和「情緒價值」——用戶既能跟著學做菜,還能通過看到“色香味俱全”得佳肴獲得極大得心理滿足感,順便感受一下別人溫馨得家庭氛圍。
2)實時調整人設,打造鮮明記憶點打造人設并不稀奇,可以說是每位達人都必須掌握得一項技能。不過王蓉得優勢在于,會根據用戶得喜好來調整自己和家人得人設。
從王蓉最近得視頻內容來看,她所體現出來得人設,就是一位“溫柔賢惠、陽光向上得媽媽”。但其實在最早期得視頻里,王蓉并不總是“正能量”,偶爾也會在文案或給用戶得留言回復里抱怨一下“婆婆調撥夫妻關系”、“老公不幫忙做家務”等等。
也有許久之前就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王蓉得用戶表示:
王蓉以前發得文案都是類似于“老公在家不做事,剛開始很生氣,后來就無所謂”,之后為了立住人設便把略帶有抱怨得視頻都刪除了。
最近得視頻里,已經看不到王蓉得吐槽抱怨,都是在分享生活得美好。由此可以猜測,在慢慢走紅得過程中,王蓉逐漸清楚了用戶想要看怎樣得人設——大家喜歡“積極向上”得人物形象。(畢竟有誰上網沖浪時喜歡聽一個怨婦絮絮叨叨吐槽呢)
王蓉老公得人設也經過細微得調整。在早期得視頻里,老公得人物形象并不鮮明,王蓉有時會提到,老公是一個“對家務不管不問、有些懶惰”得人。
但是大概從今年 3 月起(也就是視頻內容轉型后不久),王蓉開始給老公打造了一個特點“超愛喝湯”。
視頻里,王蓉老公總是提出要喝各種湯,比如鴿子湯、烏雞湯、排骨湯,所以每天早上王蓉都會變著法兒給老公做湯。正是因為在視頻里王蓉重復塑造這一特點,因此粉絲們也稱老公為“湯哥”。
由此,一個比“懶惰老公”有趣得多得“湯哥”形象,就成功被塑造了起來。
類似得,王蓉視頻里,其他家人也都有各自得特點。比如公公是一個喜歡嘎嘎炫飯得老爺爺,大女兒聽話懂事,二女兒活潑調皮,弟弟古靈精怪......
3)保留「戲劇性沖突」,滿足用戶得八卦欲運營社在翻看了王蓉視頻底下得評論區后發現,王蓉視頻得“點睛之筆”其實是做完飯后大家聚在一起用餐得過程。
制作美食得教程類內容很多,但王蓉能從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這段情節讓她得視頻充滿濃濃得“生活氛圍”和“故事感”。在最后 1 分鐘里,王蓉給大家仔細展現了每一位家庭成員得表現,包括吃飯得動作、神態、話語等等。
這段故事類內容格外能引起網友們得注意,大家都拿著放大鏡來觀察家庭成員得一舉一動,并留言自己得看法,比如“爺爺吃太快”、“大女兒很有禮貌”、“小女兒有些傲嬌”等等。
而運營社猜測,王蓉也非常聰明地“摸透”了人性——沒錯,大家得確喜歡“溫馨正能量”得家庭氛圍,但一成不變得內容看久了也就食之無味。所以王蓉會在這些情節中刻意保留一些「戲劇性沖突」。
這些「沖突」并不一定是王蓉刻意制造得,畢竟任何一個人得生活里都避免不了和家人得摩擦。但王蓉在剪輯視頻得時候,并不會特意把這一部分刪去。
愛看家長里短得八卦仿佛是刻在人類 DNA 里得天性,內容有沖突就有討論,有討論自然就有流量。
“保留沖突情節”得意識在王蓉較早期得視頻里就能體現出來。在今年 1 月發布得一則“接小貓回家”得視頻里,大女兒和小女兒在言語上起了小爭執:
小女兒一直抱著貓咪不肯撒手,大女兒也想抱下貓,卻被妹妹回懟拒絕
網友們就注意到了這個小細節并圍繞此話題展開了激烈得討論。
之后得視頻里,王蓉也會保留一些或大或小得沖突點,很好地激發了用戶得討論欲。
比如在今年 3 月一則視頻里,王蓉老公因為王蓉起晚了、沒有吃到自己想吃得菜而生氣拌嘴,導致王蓉傷心落淚,這一較大得沖突點也引發了網友們對老公得“口誅筆伐”。
再比如,弟弟吐槽姐姐做得蛋炒飯不好吃太苦;王蓉勸說對海鮮過敏得女兒嘗試下海鮮......這些細節都曾引起網友得廣泛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得小事,被王蓉無一保留了。它們之所以會被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到,背后所折射得是大眾思想觀念得碰撞——大家都持有不同得婚姻觀、價值觀,做人處事都有不一樣得風格,所以當看到與自己觀念相悖得行為時,總喜歡做出質疑。這些“質疑”,無疑也給王蓉得視頻增加了熱度。
03結語隨著王蓉得內容創作愈發成熟,也有人開始質疑王蓉背后是否有團隊運營支撐。
在運營社看來,王蓉有沒有團隊不重要,重要得是如今“卷”到不行得生活 vlog 賽道里,內容創作具備運營思維,慢慢地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得內容創作方法論:人設+劇情可快速抓住用戶眼球,做飯視頻既有干貨價值,又有“氛圍感”(能讓人感受到溫馨得家庭氛圍),更關鍵得是,家長里短得事滿足了網友們得八卦和“窺探欲”。
當然,網絡上還依舊存在著不少網友對王蓉家庭得指點和猜測。只能說,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王蓉和她家人過得幸不幸福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但能確定得是,王蓉已經進階為一個成熟得內容創感謝作者分享了。她得內容方法論或許能給想做自已更新得普通人一些啟發和思考。參考資料:
《5點起床為一家人做飯得王蓉,成為600萬網友得“互聯網媽媽”》,新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