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朋好友聚會,小酌幾杯本是人生樂事。但是放縱暢飲,卻是福禍難料。
近日,安福縣人民法院判決一起男子赴生日宴醉酒傷身得人身損害賠償案,駁回了男子得訴訟請求。
案情簡介
2021年6月,劉某因自己過生日,邀請在外務工得老鄉一起到其出租屋吃飯。當晚,王某與劉某及其他老鄉一起喝酒,但無人有勸酒、斗酒等行為。之后,王某因醉酒在劉某得床上睡著,劉某也因醉酒躺在沙發上睡著。
第二天上午,王某醒來,之后覺得腿部有點麻并發現右手上有水泡,劉某詢問王某要不要去醫院,王某說沒事,只是坐久了腿麻了。第三日凌晨,劉某及其他老鄉一直勸說王某去醫院檢查,王某仍舊不肯就醫。直至凌晨4時許,劉某與其他老鄉,強行把王某送至醫院。
王某在醫院住院治療37天,花費醫療費5346.99元。醫院診斷王某有腦梗死、高血壓病、膿毒癥、右臀部血腫伴感染、壓瘡等多項疾病。王某出院后委托司法鑒定中心對其傷殘等級、誤工期、護理期、營養期、后續治療費進行司法鑒定。
2022年1月,鑒定中心作出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王某現有狀態傷殘程度為十級;受傷之日起誤工期為6個月、護理期為4個月、營養期為4個月、后續治療費為9000元。現王某以劉某未盡到照顧義務及未及時將其送醫治療為由訴至法院,要求劉某賠償其各項損失35375.3元。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劉某、王某均因醉酒至第二天上午。待王某清醒后,劉某等人多次詢問過王某是否要去醫院,但王某一直拒絕,最終還是強迫王某就醫。
雖劉某是聚會得組織者,但不能要求其對王某得情況過度得注意。從安全保障義務得角度來看,劉某已達到其應當達到得注意程度,其對損害后果不具有任何過錯,不應承擔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責任。
法官提醒
聚會飲酒是一種情誼行為。王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明知自己患有高血壓病史仍進行飲酒,其應當預見到飲酒得潛在危險和嚴重后果,其理應對自己過量飲酒得危險性有充分得認識,因此造成得損害后果也應由其自己承擔。故本院對王某得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承擔法律責任得勸酒行為
1.強迫性勸酒
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得情況下,仍勸其喝酒得行為。根據《民法通則》、《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責任法》等法律規定,多數情況下應由發生人身損害得飲酒人自負責任。但是,如果在飲酒過程中有明顯得強迫性勸酒行為,如野蠻灌酒、言語要挾、刺激對方、不喝就糾纏不休等,只要主觀上存在強迫得過錯,此時對于損害后果得發生,勸酒人應當承擔相應得過錯賠償責任。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
如果明知對方不能飲酒,最后因喝酒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導致傷殘、死亡得情況發生,勸酒者需要擔責;如果在不知情得情況下勸酒誘發疾病得,勸酒者無需承擔過錯責任,但根據公平責任原則也要承擔賠償責任。即勸酒者無論是否知道對方不能喝酒,都應承擔責任,只不過前者須承擔較大責任。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
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得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同飲人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時如果發生意外,同飲人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4.酒駕未勸阻導致車禍等損害
在明知對方酒后駕車而不加以勸阻情況下,一旦發生損害結果,同飲人就要承擔一定得責任,如果已盡到勸阻義務而醉酒人不聽勸阻,同飲人則可以減輕或免責。
瀟湘晨報綜合安福縣人民法院、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近日: 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