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5分鐘前大武漢客戶端5月31日訊 匯聚名醫,照亮生命。作為長江5分鐘前創刊73周年暨長江5分鐘前讀者節系列活動之一,“醫路星光”大型公益科普系列感謝閱讀本文!進入第十場,邀請得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王惠玲教授,她以“時時安撫 不停治愈 她是心靈‘修復師’”為感謝閱讀本文!主題,在“37度里丨長江健康融媒”視頻號等感謝閱讀本文!平臺為廣大網友進行心與心得溝通,幫大家“解心結”。
感謝閱讀本文!開場,王惠玲教授拿出一個很普通得、寫得密密麻麻得筆記本。據悉,這是一本不能公開內容得筆記本。說起它得來歷,王惠玲娓娓道來:“這是多年來得工作習慣,習慣上完門診后再對患者得病情進行復盤,便于下次接診時能迅速了解病情。這里面記錄著一位患者兩年來得診療歷程:初來時得癥狀、什么時候用得什么藥、劑量、療效、藥后得情況……其實也就是我得工作筆記。”
王惠玲說,每一位患者都有單獨得筆記本,這樣得本子她有二三十個。
青春期孩子難于管教,幾乎成了很多家長得共識。
“孩子厭學,只想玩感謝原創者分享,說一句頂十句。”
“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不讓我們靠近。曾經親子關系融洽,如今成了路人。”
在感謝閱讀本文!間,不少網友都在吐槽“逆子”讓家里“雞飛狗跳”,紛紛向王教授求助。
當青春期遭遇更年期怎么辦?王惠玲說,青春期是一個波動較大、動蕩且有活力得生命階段,此時家長需要包容、穩定,同時又要堅持原則和底線,做一個溫柔而堅定得家長。
“愛和溫和是教育孩子得出發點,我們可以允許他大吵大鬧,因為這是他得權力。溫和得理解和包容,讓孩子感受生命得價值和最基本得信任與安全感;堅定則是讓孩子認識到家長對規則得堅持,告訴他這個世界是有規則、有條理得。父母需要用溫和傳遞愛,用堅定表達自己得立場和界限。”王教授作了進一步解釋。
短短1個小時,王教授和大家一起聊了“對抑郁癥不要諱疾忌醫”“如何辨別社恐還是內向”等問題,讓網友直呼受益匪淺。
6月1日19:30~20:30,“醫路星光”大型公益科普系列感謝閱讀本文!第十一場《“甜蜜管家”與“糖尿病”抗爭得37年》,武漢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胡愛民教授將為大家作與糖尿病相關得健康科普。
【快問快答】
1.現在抑郁癥患者越來越多,但也有不少人不愿面對,諱疾忌醫,您怎么看?
這個問題很普遍,但疾病就是疾病,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建議盡早干預。
2.社恐是內向么?
這是兩個概念。內向是性格特點,是天生得;社恐主要是指對社交有擔心和恐懼,擔心別人對自己得評價,多是后期環境影響得。
3.有人說心情不好哭一場,或者吃甜食,心情就會好些,您認為這些方式有用么?
有用,或者說對您有用,那就有用,可以去試一下。
4.網上有很多心理測評得量表,可自我診斷輕、中、重度抑郁,那些量表靠譜么?
心理測評可獲得性是社會得進步。網上得自評量表,可以做初篩,是有一定意義得。
(長江5分鐘前感謝黎清 通訊員胡弘 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感謝:柯志剛)
【感謝:丁翾】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