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李想又爆粗口了!
座椅被曝疑“有水銀”,李想發文怒懟
7月4日晚間,一名理想ONE車主在理想汽車APP上發視頻稱,其發現理想ONE座椅里面往外滲出水銀。
與此同時,網上還出現了車主拍攝的視頻,視頻顯示:在理想ONE的座椅縫隙中,有不少銀色小珠在滾動。只要車主用力往下面按,座椅里面就不斷有銀色小珠冒出來。
在座椅被拆開后,車主發現座椅的支架縫隙、板材、以及座椅皮座間等處,均發現了白色小珠的痕跡。此后,車主在將銀色小珠收集后發現,“水銀數量竟然比10個溫度計里的還要多。”
針對“水銀”這一分析,網友說法不一。
有網友站在水銀的物理屬性角度分析:
1. 這東西不揮發?高中化學白學了?
2. 違反常理啊,運輸或者車到店時間內估計有人把體溫計打碎了吧
3. 有一說一,這種違反常理的事情,還得冷靜吃瓜
當然,也有網友持質疑的態度:“如果真是水銀,應該報警,可能問題沒那么簡單”。
從當前網友的反應來看,支持“不是水銀”的朋友還是占大多數。
隨后,此次事件似乎也激怒了高層,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上表示:“造謠我們用水銀的人和媒體,祝愿你們血液里流動著水銀,腦子里裝滿了水銀!”
對于李想的這個回復,消費者顯然是“不買單的”!有用戶表示,“李想有性格,不過作為公眾人物直接這樣罵,有些不妥”……
造謠坐實?理想汽車稱多環節均未使用水銀
是車主的問題,還是李想汽車的問題,目前尚未有太明確的答案!
或許是意識到表述有問題,李想汽車刪除了前面的“痛批”,并再次發微博表示:“連用水銀投毒的栽贓視頻都能拍攝出來,還大規模傳播出來,實在厲害,誰在操作?”與此同時,李想還轉發“游族創始人林奇身中多種毒素致死”的報道。
在這里,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水銀的特性。
水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汞”。了解過化學的朋友都知道:汞是目前唯一在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單質。因為其特殊的結構組成,它具備密度大、易揮發、劇毒等特性。
在這當中,劇毒和超高密度是水銀傷人的直接原因。首先,【劇毒】可以通過促使蛋白質變性阻礙人體代謝,【高密度】又能使水銀以小型液滴的形態阻斷體液循環(比如堵住毛細血管之類)。
所以站在這個角度,在用戶身體能觸及到的地方使用水銀并不現實。要知道,隨著氣溫的上升,汞還會繼續加快蒸發。
針對此事,理想汽車官方微博也做出回應:理想ONE在產品設計、原材料選擇、生產制造、運輸以及交付環節均未使用到汞(俗稱水銀),并且符合《汽車禁用物質要求》(GB/T 30512-2014)及歐盟ELV等有害物質相關要求。
晚間,理想汽車官方再發微博稱:“制造一輛智能電動車,理想汽車不會使用,也沒有任何必要使用汞。如果在車上發現汞的存在,一定是外部行為造成的。”文章最后,理想官方微博還建議車主報案處理。
至于此次最終的原因是什么,目前還有待繼續觀察。
人紅是非多,讓人眼紅的市場銷量
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所面對的“輿論”并不少。
比如在早前,李想在社交平臺上發表評論,“天天看微博,我也覺得公司快倒閉了。必須打開后臺去看看訂單和交付量,才能找到活下去的希望?!?/p>
從網友曝光的圖片來看,主要車友們說的是:購買理想汽車的時候以為是個小眾車,結果滿大街都是。都變成街車了,想要退車。
數據顯示,理想汽車6月交付7713輛理想ONE,同比2021年6月增長320.6%,環比2021年5月增長78.4%,創單月交付量新紀錄。
不僅如此,在剛剛過去的6月,理想汽車6月新增訂單量超過1萬,創下歷史新高。所以后期銷量,依舊還有上漲的潛力。
盡管此前2021款理想ONE上市之際,老車主控訴“慘遭割韭菜”,但從理想汽車的產品力表現來看,的確在上演“真香定律”。
寫在后面的話
是車主誹謗,還是設計缺陷?在沒有得到正式結果之前,我們尚且不做評價!但從理想汽車CEO李想的評論來看,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爆粗口”必然是有些不恰當的。有人說這是自我膨脹、也有人說這是內心真實的發泄。那么這一次,你會站在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