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春節快到了,春節一到,也就相當于邁入了新一個生肖的“管轄范圍”,不知道孩子有沒有問你,今年為什么是鼠年?十二生肖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老鼠就排在第一了?
實不相瞞,像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我已經被各路親戚家的小孩問了很多遍了,回答的多了,也就不由得考慮到,十二生肖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的文化之一,十分有必要好好跟孩子們講一下。
十二生肖又名十二屬相,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通俗來講就是,每一年都有一個“代表”的生肖,鼠年之后是牛年,豬年過完了又輪回到鼠年,而在鼠年出生的人,鼠也就是他的屬相,用我們口頭語來說就是:“屬鼠的。”
玉質十二生肖雕像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但十二生肖具體是從哪一年,哪一個朝代開始的,也就是十二生肖的起源,目前在古文獻中并沒有發現十分準確的記載,只知道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十二生肖系統。
十二生肖的雕刻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但與我們現代十二生肖相同的最早文獻記載,則是在東漢時期。東漢王充的《論衡》卷三《物勢篇》中就有就有寫道: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勝土,故犬與牛羊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水勝火,鼠何不逐馬?金勝木,雞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勝水,牛羊何不殺豕?巳蛇也,申猴也。火勝金,蛇何不食獼猴?”
同書卷二三《言毒篇》則寫道:
“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龍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龍有逆鱗。木生火,火為毒,故蒼龍之獸含火星。”
由此可見,在東漢時期,我們現在的十二生肖就已經全部定型。
至于古人為什么選這十二種動物來當十二生肖,又是為什么這樣排列,比如讓老鼠來排第一,其實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十分確切的說法。成年人看到這里可能就不再追究了,但我們不能因此阻擋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妨用一些有趣的方式來為孩子們講述十二生肖的故事。
比如TED的這個動畫短片,就是以傳說為腳本,添加了一些科普元素,為孩子們講了一個關于十二生肖的故事。首先以一個傳說故事為切入點:玉帝想發明一種衡量時間的辦法,于是他組織了一場比賽,最先渡過河的十二種動物,就能夠在黃歷上擁有一席之地。
為了參加競選,老鼠早早的就伴隨日出醒來,而且在去河邊的路上遇見了馬、老虎和牛,因為老鼠體型小,而且水性不好,所以它向這些大型動物求助。
但是馬和老虎拒絕了它,而好心的牛答應把老鼠馱到河對面,不過,正當它們到達河對岸時,老鼠從牛的頭上跳下來,并拿到了第一名,牛也拿到了第二名,緊跟著牛的老虎則拿到了第三。
在動畫中,每一個生肖的來歷和排名都有提到,我在這里就不贅述了,但值得一提的是,前半部分講完傳說故事之后,還對國家傳統的歷法十二地支進行了簡單的科普。
十二地支在國家的歷史十分悠久,真要認真科普起來,是一份龐大且難以吃透的資料,別說是孩子,就連大人都很難懂。但這個動畫用畫面配以較為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了點到為止的科普,能讓孩子對它有個基礎的了解,這也是選擇這部動畫作為推薦的原因。
“我為什么屬這個屬相?”動畫中也進行了科普。
整個動畫不到5分鐘,但卻將故事與一些小知識結合的很好,還是十分適合孩子觀看的。
其實很多國家傳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中已經與我們漸行漸遠,但生肖卻代代傳承了下來,像刻在骨子中了一樣。直至近日,老一輩的人問年齡的時候,還是喜歡問屬相,每當這個時候都會在心里感嘆老人們根據屬相心算年齡的厲害,同時也感慨,屬相對我們來說,確實有著不可替代的深刻含義。所以下次孩子再問你十二生肖的時候,可一定要認真給孩子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