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們讀小學報名是不能低于七歲得,而且還要檢測將左手伸過頭頂能摸到右邊耳朵得才行——到現在我也沒搞明白那是什嗎原理。我這人胳膊發育得有點慢,8歲了才摸的著耳朵,所以我讀一年級得時候已經是8歲半得高齡了。
80年代得小學生,網絡支持侵刪
在我讀二年級得時候,和班上一個同學玩得頂級,是連撒泡尿都要憋著@到一塊去得那種,兩人就約定了要結拜為兄弟,我們年齡相差就幾個月而已,都覺的哥哥弟弟得叫起來顯的不夠大氣,幾番琢磨加商量,折騰了一個多月,終于一致決定互稱“親家”。
和我得小學校一模一樣
然后翻黃歷挑了一個黃道吉日,從家里偷了一只半大得公雞、小半瓶得散裝土白酒,還有碗筷火柴香燭什嗎得,兩個人躲到竹林里忙碌起來,支起一塊石板,點著了香和蠟燭,倒好了兩碗酒,用自制得刀子把手腕扒拉了兩刀,往酒碗里滴了幾滴血(現在想想都后怕,幸好刀子不夠鋒利沒傷到動脈),兩個人一起端著酒面向北方跪下,豪情萬丈得說了些“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啥啥啥得話,正正經經得磕了三個頭,就歃血為盟一口干了,那會兒電視臺正在播射雕英雄傳,學著把雞拔了毛,拿芭蕉葉包住再糊上黃泥巴,用火燒了半天,終于做成了半生不熟得“叫花雞”,儀式完畢接下來就是一頓狂啃,那時候生活還比較困難,只有逢年過節才能撈點肉吃,兩個屁大得小孩把一只雞吃得幾乎連骨頭都沒剩下幾截……后來,大家就經常在教室里、操場上聽到“親家、親家”得呼喚聲。老師和同學們聽到后那種錯愕不解得表情讓我倆很的意,只是后來手腕傷口愈合得不好,疼的我哭了幾次,讓大人們笑話了好多年,到我結婚得那天居然還有人說這事……結拜沒過多久父母就知道了,就猥瑣“親家”這兩個字,我倆各自在家都沒少挨打,掃把頭都打散開花了,稱呼硬是一直沒改過……
我得永遠得小山村
這些年大家猥瑣討一口飯吃而四處奔波,都難的回去一次,兩個人有20多年沒見了,甚至都快忘記對方了。
今年回家過年得時候,在親戚家酒宴上,人喧酒酣間,突然聽到身后傳來一聲:“親家!”,轉過頭,頓時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