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智能照明行業市場范圍已經達1096.8億元,我國智能照明行業相關企業注冊量達9.07萬家,隨著智能照明行業的快速展開,不時有新玩家入局,再加上智能硬件產業成熟,實現智能化的成本大大降低,智能照明產業的競爭異常激烈。
想要在萬億市場中脫穎而出,智能照明廠商實屬不易。
智能照明作為智能家居平臺中重要的產品組成部分,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向智能家居平臺進攻,給了智能照明一個新的方向。
因此,擺在智能照明廠商面前有兩條路:
一是從做平臺方向去超越同行,成為智能照明市場中的“王者”、智能家居行業中的一匹“黑馬”。
二是把產品做到極致超越同行,尋求加入主流的智能家居平臺以謀未來。
先說做平臺,以智能照明為核心產品為客戶打造智能家居平臺,開發獨立的APP,塑造智能照明產業的新形態,這也不失為一種戰術。
但智能家居平臺意味著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技術加持,還需要全套的智能家居配件做配合。
不僅成本高,而且對于用戶而言,照明不是單獨存在的,它需要與傳感器、智能門鎖等智能產品聯動才能實現最佳的效果,如果照明是獨立的控制系統,將無法融入到用戶的智能家居平臺里,讓場景聯動受阻,必然被用戶拋棄,這樣燒錢又不討好的發展方式無異于“自殺”。
目前也有智能照明的廠商做平臺,鉅豪就曾投入巨資開發智能家居平臺,最后還是被小米、華為等智能家居巨頭無情碾壓,不僅未闖出一路血路,還差點把自己玩死。
就算有前車之鑒,但智能照明的普及要遠比智能家居普及的更快一些是不爭的事實。這給智能照明行業帶來了一道曙光,智能照明中有“理想”廠商不想淪為一個賣產品的供貨商,還是想拼一把!
如果能以智能照明為核心,做大智能家居生態,做強智能家居平臺,有能力與小米、華為、蘋果等智能家居平臺巨頭并肩或超越他們,那將是智能照明行業一場空前的勝利!
前提是:打敗“他們”,顛覆現有的市場格局!這難度可想而知!
既然做系統太難,就專心做產品好了。
智能家居平臺的意義在于連接更多產品,產品豐富與否是智能平臺爭取用戶的關鍵籌碼,如果智能家居平臺上入駐的產品少或者沒有體驗好的產品入駐就留不住用戶。
拿小米來說,如果沒有以投資入股的方式拉攏生態鏈企業,就不會有多種使用場景的產品矩陣,更不會有耀眼的市場表現。
而作為智能家居中必不可少的照明產品雖然層出不窮,但好產品少之又少。照明廠商可以從光到光影效果,從有線到無線,從普通照明到健康照明,順著一照明這條線不斷擴展和延伸,把照明產品做到極致。然后憑借著產品的優勢,借助平臺的力量活下去。
以Yeelight為例,從依靠小米,到加入蘋果,變化的是平臺,不變的是自己的產品力,活下去完全沒有問題,但這不意味著Yeelight的前途一片光明。
雖然背靠大樹好乘涼,但長此以往用戶只會因為自己用的是蘋果、是小米才會把Yeelight的產品帶回家,從而徹底淪為一個照明產品的供貨商。
這不是照明廠商們想要的未來,因為每一個創業老板的心中都有上市的夢想。
作為小米供貨商的創米數聯曾在2022年準備上市,最后不了了之。從招股書來看,與小米關聯銷售金額占到了總營收的60%,被卡住了經濟命脈,無法獨立。這就是作為供貨商的困境。
所以,一個照明產品供貨商想要上市,需要具備產品研發實力,能把產品做到無與倫比,出廠都自帶BGM,款款都是爆品,造就自己的護城河。讓每一個智能家居平臺都想拉攏你,這樣才能擺脫供貨商的命運!
這兩條路,照明廠商怎么選都是荊棘滿地。
可能不談未來,活在當下!先踏實做智能照明產品,隨著市場局勢的變化而變化才是最佳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