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驚蟄已經過了幾天,而驚蟄節氣過后,就迎來了“春分”了。按照二十四節氣來說,到了春分節氣,春天已經過了一半,所以這個時候,自然也到了農民們忙碌的日子了。
對于農民來說,種莊稼是需要水的,而水乃“萬物之源”,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下上一場春雨,對于莊稼的種植和收成是極好的。
但是通過最近的氣象預報來說,雖然有冷空氣活躍,但是這“春雨貴如油”,這幾天還是晴空萬里的。而對于這些,一些農村老人認為,今年是“一龍治水,十牛耕田”,其年景是不樂觀的。那么這句俗語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呢?我來回答:
其實農村老人說的“一龍治水、十牛耕田”源自于《春牛圖》,其完整的意思是這樣的,2023癸卯年:
“一龍治水,二人得辛,三馬馱谷,三人八鋤,甲田五分,六姑看蠶,蠶食三葉,七人分餅,八屠共豬,草子九分,十牛耕田,花收十分”。
其中,就有一龍治水,二人得辛……十牛耕田等,而這也是老祖宗對農歷年每一年年景的預言。
那么什么是《春牛圖》,它又是怎么來的呢?
關于《春牛圖》,它來源于初唐時期,據說是欽天監袁天罡和李淳風共同編輯完成的,并持續千年,一直延續到今天,并在民間里廣泛的使用。
而《春牛圖》在古代,是用來預知每一年天氣、降雨量、農作收成等資料的。所以它也是很神秘的一個圖鑒,比如錢財多少,下雨量多少,收成如何等等,并包羅萬象。
而為《春牛圖》中,我們看到一位牧童在拿著鞭子趕牛,但是卻有一些寓意在里面的。而這位牧童不是普通的牧童,而是傳說中的“芒神”。
而芒神的旁邊,是記載著一些詩句,比如一龍治水,十牛耕田……等等,就是從這幾年而來的。那么這句話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一龍治水,十牛耕田”的意思:
一龍治水:
我們都知道,天上降雨并不是冷暖空氣活躍,導致下面云朵和上面的云朵相互摩擦而產生的降雨量。
但是在古時候的神話傳說中,天上降雨是由龍王來決定的,而龍王下雨是受天上的玉皇大帝的旨意而完成的。比如說《西游記》中,涇河龍王因為私自下雨,而受到玉皇大帝的懲罰,最終導致推上了“斬龍臺”。
而對于“一龍治水”的說法,民間里流行了這樣一句俗語“龍多靠,龍少澇”。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龍比較多,那么就像是“人多瞎胡亂,雞多不下蛋”是一樣的道理,雖然在崗位上,但是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的,導致當年的降水量很少。
那么如果龍比較少,這樣這一條龍就會盡自己責任,并恪盡職守,而這樣就會出現降水量比較大的情況。所以從《春牛圖》來看,2023年因為“一龍治水”的緣故,預示著今年的降水量是比較大的。
那么今年的降水量真的很大嗎?但是我們以現實的情況來看,從春節過后,到驚蟄春分,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的時間,降水量卻少的可憐。
十牛耕田:
在平常遇到風調雨順的年成,一般都是“二牛耕田”的,因此古人也發明了曲轅犁,俗稱“二牛抬杠”。
但是如果遇到“十牛耕田”,則表示了在當年并沒有好的年成。因為天比較旱的原因,導致土地出現大量的板塊,因此農民只能用十頭牛才能把田給耕種起來,而這也寓意著,天氣比較旱的意思。
至于今年的天氣,《春牛圖》預測的則是“十牛耕田”,那么這是不是預示著今年會比較旱呢?
其實對于天氣的氣象,我們是尚不得而知的,但是截止到現在,春天里并沒有下過幾場雨了。而去年2022年是“五牛耕田”,至于2022年是旱還是澇,我們可以對照一下。
2023年年景到底如何?
以老祖宗留下來的《春牛圖》來說,這一年的年景并不是太樂觀,因為“一龍治水”,“十牛耕田”的的原因,會出現“二人得辛”,“七人分丙”的情況出現。
而這里的“辛”指的錢的意思,“丙”指的是餅的意思,意思是說,只有二人能分錢,但是卻有七個人分一張餅。
可是按照科學的解釋來說,老祖宗留下來的《春牛圖》自然是迷信的行為,如果老祖宗真的能預測一切,那么就不會出現一些歷史朝代的更替了。所以來說,古人認為的2023年癸卯年,“一龍治水十牛耕田”是非常不現實的。
但是我們從科學的氣象預報來分析:在2023年的夏天,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極端的高溫天氣,而且集中降雨的情況也會頻繁出現;而極端的干旱氣候也從50年變為30年一遇的情況出現。總之來說,科學的氣象預報才是最準確的。
寫在最后:
通過上述來說,至于《春牛圖》中的“一龍治水,十牛耕田”不過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迷信說法,這是不準確的,具體還要看天氣預報才行。不過一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比如俗語等等,還是有一些說法的,因此我們在了解科學的同時,對照一些俗語也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