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自周、秦、漢、晉以來,或都,或郡,或邑,幾經變化。據《史記》、《邢臺府縣志》等記載,邢臺地域名變化及使用年限如下:
1、邢(井):井,伯益初作井,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康熙字典》:又古文井與刑通用。《左傳》、《方輿》曰:有井伯,即郉伯。一般自殷祖乙公元前1473遷都于邢開始使用邢之名,至今仍然使用邢作為邢臺得省稱,已經3500年了;
2、信都:自趙成侯十年(前365)以邢為“信都”,至漢高帝元年(前206)項羽改信都曰襄國,“信都”之名用了159年。
3、易陽:《方輿紀要》引北齊魏收《志》:后周(應是北周557立)改襄國曰易陽,別置襄國縣。隋開皇初(581年),郡廢。則襄國改徙非一處矣。宋白曰:隋以易陽還故治,而襄國亦仍理舊城也。期間易陽之名約使用了北周至隋初得24年。
4、襄國:自漢高帝元年(前206)項羽改信都曰襄國,至隋開皇九年(589)“襄國”改名“龍岡”之前減去北周至隋初得易陽之名24年,“襄國”之名用了771年。
5、自隋開皇九年(589)“襄國”改名“龍岡”,至宋宣和元年邢臺升為信德府,二年(1121),改龍岡縣為邢臺,龍崗用了531年。
6、邢臺:如自唐代寶歷二(826)年出土碑文出現“邢臺”之地域名,期間幾經更名,至宋宣和二年,又改曰邢臺,沿用至今。
歷史上,因邢“西帶上黨,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東之藩蔽”,“依山憑險,形勝之國,得而都之,霸王之業也。”故歷代帝王據邢者多,冀邢者甚,更名者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