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間,是不少辛勤的上班族難得的放松時刻,然而,不少人會發現洗頭撓頭、洗后背的時候,頭皮、后背長了不少小疙瘩:摸起來有些痛,有的甚至有結痂感.....
很想摳掉但又真的很痛,這到底是啥呢?
其實,這種情況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后通常會被確診為毛囊炎。
毛囊炎,是什么原因導致?毛囊炎多見于成年人,是一種炎癥,通常由細菌微生物(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侵入毛囊所引起的。
一般出現在毛發旺盛的地方,好發于頭皮、面部、背部、外陰等部位,尤其是頭部。
皮脂溢出、高溫、多汗、衛生習慣不良等是誘發因素,糖尿病、貧血、營養不良、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等原因會使得使毛囊炎易發難治。
毛囊炎,有哪些癥狀?毛囊炎起初患者自覺患部瘙癢或有輕度疼痛,觀察有紅色充實性丘疹或毛囊性膿皰瘡,一般沒有全身癥狀。
之后迅速發展演變成丘疹性膿皰,中間貫穿毛發,四周紅暈有炎癥,繼而干燥結痂,約經 1 周痂脫而愈。
但多年不愈毛囊炎可反復發作形成慢性毛囊炎,發生于頭皮的可引起永久性脫發。
頭皮毛囊炎,會引起脫發!頭皮毛囊炎,顧名思義就是以頭部毛囊受累為主的炎癥性皮膚疾病,是一種比較常見且多發的皮膚病,夏季高發。
那為什么會引起脫發呢?
毛囊就像肥沃的土壤,為頭發提供養分。毛囊炎出現時會堵塞毛囊,毛囊血液循環被破壞,提供不了頭發需要的營養就會出現脫發的情況。
如果任其發展,到嚴重程度時甚至會出現發熱頭痛、引起膿毒血癥或敗血癥,因此對毛囊炎不能小視,應及早治療為好。
怎么處理呢?毛囊炎一般首選外用抗生素治療,除此之外可以使用如莫匹羅星軟膏、復方多粘菌素 B 軟膏、夫西地酸軟膏等。
當外用藥效果不好時,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青霉素類、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頭孢類藥物口服,有時會輔助超短波、遠紅外線、紫外線等物理治療方式。
警惕另外 3 種皮膚病除此之外,這些頭皮健康情況也要注意:
當你不能確定你頭皮的疙瘩是不是毛囊炎時也切不可大意!以下幾種疾病雖與毛囊炎有相似的癥狀,但卻也有其他的危害性:
1
/ 脂溢性皮炎
又稱脂溢性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丘疹鱗屑性淺表炎癥性皮膚病。常分布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頭、面、胸及背部等)及身體褶皺處(如腋窩、腹股溝等)。
表現為紅斑和白色或油膩性鱗屑,頭發稀疏或脫落,伴有炎癥和瘙癢。嚴重者會出現滲出,結痂,糜爛臭味等,可侵犯整個頭部。
2
/ 銀屑病
主要表現為皮膚上有紅色丘疹或斑塊,上方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可在人身體局部或廣泛分布,如頭皮、手、足、軀干和臀溝處,高發于20~29 歲及 40~49 歲。
絕大多數的銀屑病病人都是尋常型的,尋常型銀屑病對身體的生理功能影響較小,僅部分患者有瘙癢癥狀,一般不會危害生命,但常因社交需求會給病人帶來心理精神壓力;膿皰型、關節病型、紅皮病型,可以導致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紊亂,甚至引起肝腎功能障礙,有可能威脅生命。
3
/ 頭皮鱗癌
頭皮鱗癌是皮膚鱗狀細胞癌的一種,主要與經常照射紫外線、長期接觸致癌化學物質、慢性皮膚病、免疫系統功能失常等因素有關。
表現為一塊塊的紅斑,伴有脫屑和痂皮,表面粗糙,質地堅硬。通常醫生需要綜合參考病史、典型的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來確診。不過不用擔心,這種病一般預后較好。
除了上述 3 種疾病之外,頭皮屑多和頭皮瘙癢難耐、頭皮敏感、斑禿等諸多癥狀也需要引起重視,有必要時一定要找醫生及時處理,避免引發嚴重的后果。
聲明:本文版權為禾連健康官方賬號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