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濕熱和肝氣郁結并不是一回事,很多人容易把它們混淆一起,其實二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濕熱邪氣瘀積在肝膽就叫肝膽濕熱。它的形成原因有兩個方面。
外因:與我們自身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比如經常進食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卻缺乏運動,一些沒有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積聚在體內,會化生濕熱。
內因:脾胃運化失常,濕在肝膽停留過久,轉化為熱邪,瘀積久了而化熱。
濕熱積聚過多,就會影響到肝膽正常的功能,就會出現脅肋部脹痛,吃飯沒有食欲,或者比以前吃得少,還容易出現腹脹、口苦、雙目發黃,小便發黃,大便異常等癥狀。
對于這類問題,治療調理上要注意清理肝膽濕熱了。龍膽瀉gang湯加減。
與肝膽濕熱密切相關的就是肝氣郁結。肝臟的氣機和血液運行不暢,情志抑郁就叫肝氣郁結。
這種情況多與人的脾氣性格有密切的關系,比如工作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精神上受到刺激,長期的心情不愉快、或者是脾氣暴躁愛發火,或者是因為其它基礎病等等,都會導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從而影響到整個人體,導致人體氣機運行不暢。
臨床上多表現為胸脅小腹脹滿疼痛,而且痛的位置不固定,女性則表現為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癥狀。
治療調理的方向就是疏肝解郁,也就是通過疏調肝臟氣機來治療郁病。si逆散等。
臨床上肝膽濕熱和肝氣郁結往往是同時存在的,所以,在治療的原則上就應該以疏肝行氣為基礎,通過舒暢氣機來解除淤積,同時還要注意清利肝膽的濕熱。
總體來說,肝膽濕熱的病邪為濕熱,肝氣郁結的問題在于氣機不暢,都作用于肝,這兩種病癥會單獨出現,也可能同時出現。需要我們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調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