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干了15年+人事工作,參與公司招聘、面試、進人即便沒上千也有大幾百人的底層HR搬磚者,先說我自己在實操中自己遇到的以及和諸多同行交流后得出的結論:現如今簡歷摻假很普遍,沒必要大驚小怪。
所以我們真的不會說因為簡歷摻假了,就給求職者扣上什么誠信、人品有問題的大帽子。而是會結合摻假的情形具體看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所謂的“具體情形具體看”指的是什么?在實操中又該如何去理解和操作呢?我們今天就圍繞著這個問題和大家重點聊一聊。總結起來大原則就是在簡歷摻假時,一定要遵守“2絕不3適度”的原則。
2絕不:學歷、工作履歷不能虛假
1、學歷絕對不能造假。這個問題屬于老生常談了。之所以絕對不能虛假,一是因為現在互聯網讓信息變得非常的透明,真假動動手指就可以查詢到,你想做也做不了假;
二是官方在這方面已經明確出臺了相關的指導意見,提供虛假學歷與公司建立勞動關系的行為,企業是有權0賠償解除勞動合同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2、工作經歷絕對不能造假。我們得承認一個事實,有大廠背景的求職者,就是比沒進過大廠的求職者有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為了讓自己的簡歷更“吸睛”,就會無中生有的寫上一份大廠的工作經歷。這種情況也是絕對不可以的。
一是千萬別忘記公司進一個人,除了面試,還會有背調這一環節。小公司即便不會專門花錢接住第三方的專業機構去做,也是可以輕易通過其他渠道(比如通過HR之間的圈子、身邊同事、朋友的圈子)核實這些信息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因為坦白說,無論你是從事什么行業,就業的圈子并不大,大家七拐八拐總能扯上那么一點點關聯的。
3適度:工作成果夸大、工作經歷美化、薪資虛高要適度
1、 工作成果夸大。其實說的就是大家在簡歷中、面試中,將自己的重要性、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夸大描述。
比如自己在項目中做的是一些執行性工作,說成自己是全面負責,比如當團隊取得了某項重要成果,說自己的貢獻最大等等。
像這種夸大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你的夸大,是基于你真的了解并做了,是基于事實基礎上的一種夸大,而不是完全憑空想出來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你可以從1到3去夸大,但絕不能從0到1去捏造。
圖片來源于網絡
2、 工作經歷美化。具體表現為短工作經歷合并、將自己在某家公司的供職時間拉長來覆蓋空窗期等行為。這么做的目的無非就是避免讓HR覺得自己不穩定、嫌棄自己的空窗期。
在操作這點時,一定要盡量確保最近的1-2份工作盡可能的100%真實。
因為在背調時,最近一家公司可是重點中的重點。如果最近一家公司時間過短,可能還會在往上倒一家背調。如果不得不合并一下的話,可以將早期的履歷進行合并,‘安全系數“會大很多。
3、 薪資虛高。近年來,跳槽新公司要求提供薪資流水或者個稅app截圖作為入職資料的情形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當HR再問你“你上家公司薪資待遇”時,你在虛高工資時,就一定要適度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的建議是在原有基礎上別虛太多還是可以的(畢竟一旦進入公司,指望著內部漲薪的想法太過奢望)。一般來說虛個20%左右問題不大,但你一定要提前想好怎么解釋:比如你說的是平均收入,因為你們還有補貼福利、不定期項目獎金等等。
以上呢,就是我自己以及和諸多HR同行交流大家在實操中對“求職面試打假”怎么看的一些總結。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你說的不對,這我不和你犟。
因為這種本身就是打擦邊球的情形,完全是由個人去把控的。說白了,就看操作的人怎么看,怎么做了。這還真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我們只能說普遍情形下,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還有一點提示勞動者,如果你通過簡歷摻假得到了工作機會,記得千萬別得瑟。作為既得利益者,悄沒聲的既得利益就好了。
因為有時候你的造假HR不是不知道,只是他裝作不知道而已。也許是因為當前公司真的需要你出力,也許他為了自己的KPI,所以選擇了視而不見。
你可別忘了,在應聘登記、入職登記表上,你在表末“承諾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完全真實有效,如有虛假,公司可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處的簽字!
#315全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