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位偏低處理后指示最大
脫碳閃蒸槽液位自動調節指示系統,由電動浮筒液位變送器(DBUT-5340)、安全保持器(ISB 5262-5006)、報警給定器(IKY 5252-2611)、指示調節器(ICE 5241 3502)、電-氣閥門定位器(E/P711)、氣動薄膜套筒閥(ZMAM-16B DN150)等組成。調節系統工作為正作用方式。
故障現象 一天操作工反映,該液位自動調節系統指示偏低,依據是玻璃液位計有70%的液位,指示調節器指示在 40%。儀表維修工即去檢查,情況屬實,用萬用表檢查安全保持器的輸入和輸出端子,其信號與指示調節器所指示的40%是對應的。分析判斷電動浮筒液位變送器有堵塞現象或粘附物卡住浮筒,造成液位指示偏低。便操作 ICE 指示調節器的硬手動給定桿,讓硬手動給定指針與調節器的輸出指示重合,然后將ICE指示調節器由自動切換到硬手動,使調節器的輸出穩定在原來的狀態,讓調節閥的開度穩定不變、以致不影響生產正常進行。便去現場對電動浮筒變送器進行沖洗排污處理,確認無堵塞現象后關閉排污閥,打開氣相和液相截止閥,電動浮筒液位變送器投運,這時變送器的輸出表頭指示滿液位100%以上,而玻璃液位計的液面仍穩定在70%,到底哪個液位計指示是準確的一時無法確定。
從上面兩液位計的指示現象和儀表維修工處理的過程看,兩液位計都有存在問題的可能,為了盡快排除故障,恢復液位自動調節,保障安全生產,再次進行檢查處理,操作指示調節器的硬手動給定桿,使調節器的輸出在原來的基礎上稍微小一點,讓調節閥的開度大一點。在生產工藝許可情況下短時間內讓液位降低一些,以判斷哪個液位計指示是正常的,結果是兩液位計均無變化。再將調節器硬手動給定桿恢復到原來位置,用萬用表檢查浮筒變送器各參數正常,只是輸出信號大于20mA達到30mA左右,由此判定電動浮筒變送器的浮筒脫落、玻璃液位計堵塞《通知維修鉗工處理》。從浮筒變送器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浮筒脫落時致使輸入過載,遠遠超過浮筒全部浸入被測介質所產生的浮力,該力破壞了杠桿的平衡狀態,使主杠桿以軸封膜片為支點產生偏轉位移,該位移經過矢量機構傳遞給副杠桿,使固定于副杠桿上的檢測板產生位移、此時差動變壓器的平衡電壓產生變化,此變化由放大器轉換成20mA以上(30mA左右)的直流電流輸出。同時該電流經過處于永久磁鋼的反饋線圈,線圈中的電流與磁場作用產生反饋力,反饋力與測量力相互作用,近似相等,使杠桿回到平衡狀態,此時浮筒變送器的輸出電流在20mA以上(30mA石)。
顯然造成浮筒脫落的主要原因,是沖洗排污時操作不當。因該型號浮筒變送器的掛鉤是一長方形結構,中間的開孔是長條形狀,開孔上面小下面大,就像一根火柴形狀。當浮筒室卸壓排盡介質后,再突然開啟液相閥門,介質在浮筒室內有一向上的沖擊力,很容易造成浮筒脫落。
故障處理拆開浮筒變送器頂部法蘭,浮筒掛鉤果然脫離變送器的主杠桿,將掛鉤重新處理,掛上浮筒,再用介質調校浮筒變送器,浮筒變送器的零點和量程均符合要求。裝好浮筒變送器頂部法蘭,先緩慢打開氣相截止閥,再緩慢打開液相截止閥,浮筒變送器投入運行。此時浮筒變送器的輸出表頭指示25%,然后操作指示調節器的給定手輪,讓給定指針指示50%,操作硬手動給定桿,讓調節閥的開度小一些,使測量值上升至50%附近,迅速將硬手動切換到自動位置,測量值很快穩定在50%,至此故障排除,液位自動調節系統恢復正.常運行。
應用浮筒液位變送器測量液位時,要做到定期排污、檢查零位和定期校驗。沖洗排污和儀表投運時,一定要按順序先緩慢打開氣相閥門,再緩慢打開液相閥門進行沖洗排污,切勿過快開啟閥門,避免浮筒脫落過載,造成測量指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