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文/茶人小談
01
相信《數九歌》大家都可以念上幾句,但是你可知道什么時候“出九”,明日3月12日,是九九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數九盡”的日子,民間把它稱之為“出九”。這個“數九歌”在南北方都有,只不過歌詞略有差異。
看似很簡單的“數九”,它其實蘊含著相當多的道理。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還有景象特征、農事物侯以及風俗習慣最終才編排出,各種數九的諺語還有歌謠。毫無疑問,“數九”對于以前農事作用顯著,也正是因為如此,民間“數九”的最后一天也有很多說辭。
明日“數九盡”,老人說:“出九有三怕”,“3怕”指啥,有道理嗎?這里面的“三怕”其實也是圍繞,農事來展開的,意思就是怕出現極端的天氣,影響到農作物的豐收,那具體是如何預測的呢,到底在怕什么?
02
出九有三怕:怕天氣晴
俗語有:“出九見陽,無水下秧”,從字面上我們不難理解,如果出九這一天出現艷陽高照,萬里無云,那么接下來的人日子,可能就會出現干旱少雨,得到種田的時候,會發現田里缺水,這樣插秧就沒法了。
而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如果沒水插秧,就會影響到后續作物的一個生長,那么就會導致作物的減產,甚至有可能出現顆粒無收,不按時生長的話,也更容易遭受病蟲害。
為此老人常說,就怕出九的時候,連續3天都是晴天,這樣的話,并不是一個好兆頭,會影響到后續的天氣,甚至會出現干旱情況的發生。
03
出九有二怕:怕寒冷
在民間還有“九盡春不暖,倒冷四十五”的說法,意思就是出九的這天,如果天氣特別的寒冷,那么這種低溫的天氣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甚至要到三四月份,還會出現這種天氣。
按照自然的規律,春天的氣溫,上升的時候,也是慢慢上升,但是最怕的就是天氣溫度不升反降,甚至出現寒冷的情況,這對于農作物來講,都是極其不利的,這個時候不僅需要雨水,同時還需要溫度高。
在高溫濕度大的情況下,這種天氣是比較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反之,如果寒冷,甚至出現倒春寒的現象,那顯然今年的年景是不好,所以人們也比較忌諱這一天,出現明顯的降溫,導致一直寒冷。
04
出九有一怕:刮南風
俗語有“南風送九九,干死和荷花氣死藕”,意思就是數九盡的時候,如果出現刮南風,這個也不是好兆頭,要知道不管是荷花還是蓮藕,都需要水,同時也需要陽光,如果缺少水的話,也就寓意著干旱少雨。
出九的這一天,也就是送九九的時候,南方刮來,陽光暴曬,那么接下來會迎來高溫天氣,對于作物的生長也是極其不利的,
所以在“出九”的這一天,人們會怕刮南風,導致氣候異常,從而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05
這里的三怕指的就是當天的天氣,出現晴天,出現刮南風,出現寒冷天氣,這樣就容易導致極端天氣的出現,當然這些只是以前人們的一個預測,隨著天氣的變化,這些早已不再適用,不過倒是提醒我們,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尤其是要提防極端天氣的出現。
—The end—
原創/茶人小談
從傳統文化中,學習新的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