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它不僅口感甜絲絲的,而且食用范圍也很廣,如燉梨湯、炒糖色亦或者是入菜提鮮等。不過,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常見的冰糖有兩種,一種是白色的單晶冰糖,另一種則是黃色的多晶冰糖。
面對于這兩種不同的冰糖,90%的人都覺得兩者只是顏色不同、大小不同罷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今天娟子就跟大家好好嘮嘮關于白冰糖和黃冰糖的區(qū)別。
白冰糖和黃冰糖的區(qū)別有“三點”
一、加工工藝不同
黃冰糖:又稱之為是“土冰糖”,其主要原料是甘蔗汁水,經過熬制,結晶制成。因沒有繁雜的工序和特殊處理,所以純度較高,但里面的雜質也是很多的的。成品的色澤也更偏向于甘蔗汁本身的顏色。
白冰糖:白冰糖除了傳統(tǒng)的熬制、過濾、結晶外,還添加了一些二氧化硫偏白,在經過脫色、離心甩干、干燥等深加工處理后,白冰糖的色澤看起來就更加晶瑩剔透,雜質少,大小同一也是它的特點。
二、含糖量和營養(yǎng)不同
雖然說,黃冰糖里面的糖分比較高,但因內部雜質太多影響了它的口感,所以甜度不是很甜;相反對于白冰糖來說,它在提煉時只提取了單一的蔗糖,所以口感會更甜一些。
不過,黃冰糖沒有進行脫色或者其他特殊工藝處理,所以營養(yǎng)成分也能最大的保留下來,其自身價值要比進行復雜工藝處理的白冰糖高出很多。
三、食用方法不同
黃冰糖的藥用價值高,所以一般我們常用于滋補或者燉湯食用,比如說,止咳潤肺、熬雪梨湯、煲銀耳羹等。相反,白冰糖色澤更為透亮,雜質少,純度高,所以最適合用來做菜,比如:炒糖色,制作糖醋排骨、紅燒肉等。
以上就是,關于白冰糖和黃冰糖的不同之處了,雖然兩個名字很像,但色澤、營養(yǎng)、用途卻截然相反,平日里只有根據其特點來做對應的美食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不現(xiàn)在已經入冬后了,寒冷的天氣加上干燥的氣候,就很容易使家中的大寶貝、小寶貝出現(xiàn)口干口燥,咳嗽痰多等不適,那今天娟子用黃冰糖教大家做一個傳統(tǒng)的美食。
【推薦食譜】:燉梨湯
準備食材:雪梨1個、黃冰糖適量,銀耳半朵,枸杞少許。
1、先把提前泡發(fā)好的銀耳撕碎,然后把雪梨清洗干凈,一分為二,用勺子挖去中間的果肉備用。
2、起鍋燒水,把梨放進碗中,加入剛剛準備好的銀耳和黃冰糖,再注入足量清水,加蓋隔水燉煮半小時。若家中有燉盅的話,也可以把食材放入梨洞里,加蓋蒸3小時。
4、等到時間快到時,開蓋放入枸杞再燉5分鐘。(需要提醒大家,枸杞遇水溫度不能高于60度,否則營養(yǎng)物質就會被燙傷)。燉好的雪梨湯,甜絲絲的,銀耳出膠后也嫩粘稠,邊喝湯別吃果肉,營養(yǎng)美味兩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