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普通人實現階層跨越的唯一途徑。
上高中之后,學生的學習變得異常緊張,高中知識比初中難了不只一點點,即便好學生也不能掉以輕心,稍不注意可能就跟不上課了。
家長最重視的就是高中這3年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情況將直接決定高考成績,所以,盡管是一次普通考試,家長都能抱著學生的成績研究半天。
高三了,學習壓力是一方面,其實最能影響學生的是心態,別看高三一年學生都是復習學過的知識,但是學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跟著老師的節奏走,耐心復習,學生成績能有質的提升,反之,不僅不會進步,還會落后。
現在高三已經過大半,年關將近,其他學生都期盼春節的到來,但是高三生就不一樣了,他們就像是一個矛盾體,既希望時間快點過,同時也怕離高考日子越來越接近。
不管學生怎么想,時間都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高三下半學期開始,也就是3月初,學生將會迎來一模。
模擬考試,也俗稱摸底考試,和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性質不同,這是真真正正地按照高考的模式走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提前適應高考。
一般來說,學校會安排3次摸底考試,既然是效仿高考模式,那么摸底考的成績是不是和高考成績差不多呢?
高考三次摸底考,哪次模考“最接近”高考成績?早了解不吃虧高考對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一次考試這么簡單,這場考試將間接改變學生一生的命運。
摸底考雖然不是真正的高考,但是也足以讓學生認真對待,每個學生都很好奇,在三次摸底考當中,究竟哪次考試最接近高考成績?
對這個問題,想必最有發言權的就是經驗豐富的高中班主任了。
班主任直言,二模才是最接近高考成績的模擬考試。
其實這不難理解,首先,一模的時間是在學生基本完成一輪復習之后,這時候有些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還不算牢固,這時候學生會有同感,那就是一模的試卷難度都比較大。
所以,這次考試成績和學生最終高考成績出入較大;
其次,三模是學生參加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摸底考,之前學校為了鍛煉學生的考試能力準備的幾場考試難度都高于或等于高考,而三模為了讓學生對高考有信心,難度稍微會降低一些,讓更多的學生考出好成績。
所以說,在多次摸底考當中,二模才是最接近高考成績的,這時候學生完成了幾輪復習,基礎知識也復習差不多了,所以如果想預估自己的高考成績,二模是最具參考價值的。
筆者分析不管哪次成績和高考最為接近,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要認真對待每次考試,把每次考試都當成自己的機會,確保自己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高考。
雖然從試卷、數據上分析,二模和高考成績最為接近,但是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個別學生二模考得不錯,但是高考成績卻大相徑庭。
三模雖然題目簡單,但是部分學生三模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水平,一切皆有可能,所以高三學生拼的不僅僅是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心態。
學生想要在高考中占領優勢,除去努力,還需要細節上的把控學生為了迎戰高考,用十多年去準備,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考出一個好成績。
但是不是每個學生都是學霸,加上高考中有很多突發事件,光努力還不夠。
雖然高考只有兩三天的時間,但是學生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忽視小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其實高考也是同樣的道理,就拿語文來說,想要考出高分,學生光寫出正確答案還不夠,還需要好好寫字,尤其是在作文模塊,工整清晰的字跡能夠給閱卷老師留下更好的印象,幫助學生多得卷面分。
寫在最后時間在慢慢地流逝,對于現在的高三學生而言,要分秒必爭,每天多背一個單詞,那么到高考的時候都將有大用處。
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想要考上好大學,就必須考出更高的分數。
平時的小考和大考,學生都要全力以赴,用對待高考的態度對待考試,在成績下發之后,看看自己哪里不足,及時地改正,只要學生重視起來,任何時候努力都不算晚。
話題討論:你們學校會組織幾次摸底考?你認為哪次摸底考最接近高考?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