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已經夠復雜了,再加上不良商家推波助瀾,不僅僅浪費材料,浪費金錢,而且還堆積家里的污染。所以一直強調理論蒼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勤于思考,落地務實,盡量不走彎路,不要把已經夠復雜的裝修,人為再次疊加復雜。
第一、地漏復雜化
▲相信裝修過的人,對上圖三個地漏非常熟悉。但是是否有人想過以上三個地漏的區別在哪?為什么要分三個看似不太一樣的地漏?如果你只是從字面意思看的話,剛好中了商家的圈套了。
▲如圖,如果你家衛生間空間不大,而且又沒有干濕分離,沒有擋水條分割,此時如圖所示,只需要一個地漏即可滿足下水即可
▲如圖,如果你家衛生間做了淋浴房或者隔斷,擋水條分割區域兩部分,此時內外各需要一個地漏。
▲至于你家洗手盆,要不墻排要不地排,要地漏何用?用來反水和跑味嗎?
▲至于你家陽臺洗衣機或者洗衣池,不可能用地漏,肯定豎管不反水。
▲至于廚房就不要想了,現在蓋房幾乎都是干廚房,壓根沒有地漏。洗菜盆都是豎管下水。
▲現在回到最上頭的問題,上圖三個地漏你能用幾個?左右兩個地漏隨便選一個,一個類型滿足全屋即可;左右兩個地漏你以為下水快慢有區別嗎?沒有,只是擺的POSE不一樣而已;中間洗衣機地漏,這個是20年前的產物,屬于淘汰品,豎管早都代替地漏,何必花錢買地漏?
▲至于條形地漏,這個是商家考驗消費者智商的產品,老百姓過日子看看笑笑就行。
▲至于各種噱頭的隱形地漏,喜歡就用,后果自負,你用瓷磚把地漏口都擋住期望下水更快,你相信就行。
▲至于地漏的顏色各有所好,可以根據配色選擇,個人還是推薦不銹鋼拉絲就好,也不擔心變色問題
▲重點來了,不論你選什么地漏材質顏色,如果不能防臭,都是白搭。所以北方隔層排水衛生間,抬頭看下水管,如圖所示,都沒有存水彎,也就是這種管子壓根不防臭,你買地漏如果不注意,等于白買;如果上圖注意看哪個屬于淋浴和馬桶區要保留的地漏,后期購買深水封地漏,防止反味
▲如圖所示同樣是隔層排水,但是有存水彎,此時不能用深水封地漏,否則下水會更慢,下水管已經有了防臭功能,地漏只需要下水功能即可。
▲注意上圖是南方同層排水下水管,因為由自己隨便做,上圖就是直接人為加上了存水彎,可以防臭,后期地漏可以購買淺水封即可。但是記住,不推薦同層排水采用存水彎的做法,寧愿后期地漏解決,也得考慮一下一旦堵塞不好疏通的問題。北方隔層排水一旦堵塞可以到樓下疏通的。
▲如圖所示,如果家里管道沒有存水彎防臭,必須選擇右圖深水封,可以存水防止家里有異味,否則買錯了。如果有水管本身有存水彎,左圖淺水封地漏即可。
總結一下:各種花里胡哨的地漏只不過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方式,商家恨不能讓你全房不要瓷磚都鋪上地漏,但是自己需要思考。普通家庭一個普通地漏分清深淺水封足夠了,不要再把簡單的事情人為復雜化。
第二、地漏施工復雜化。
▲如圖所示,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上圖做法是錯的,地漏不是最低點,無法下水,導致必然積水。
▲如圖所示,這是常見的地漏正確做法,回字切割,保證地漏為最低位置,下水更快。這種做法簡單,瓦工也不會單獨有費用,適合所有家庭。
但是有人非得把地漏施工當成曬娃模式,一個地漏弄得和繡花大戰一樣。
▲地漏繡花之花瓣型。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自己取得,好看不?好看,你整天蹲衛生間看地漏嗎?不考慮這么多縫隙問題?就只考慮做好了朋友圈曬曬?你不要說瓦工做這個不單獨付費,多掏錢弄個繡花枕頭?
▲后期灰色地磚做了白色美縫,你認為這種圖案放衛生間很高大上?有這個多余的錢放到家具提高一下檔次才是正道。
▲地漏繡花之風車(旋風)型,給娃做玩具呢,好看確實,但是一點不實用,多掏錢把一個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而且縫隙更多。
▲如圖所示,不好取名字,不過總感覺這種做法有點吃飽撐的感覺。你只要多掏錢,瓦工可以給你繡花,但是功能就是下水,縫隙更多了,真的這么復雜有這個必要嗎?做完了發現壓根不防臭,真的沒有任何意義。
第三、墻地磚鋪貼復雜化。
▲這個想必裝修的人都遇到過,還是20年前糾結的工藝問題,到現在了還有人炒冷飯。
看上圖說話,區別在哪?地壓墻縫隙是朝天的,墻壓地縫隙是朝側面的,壓根沒有區別,如果你認為地壓墻是朝天縫風水不好,你就不要買房了,因為小區風水就不好,得自己買地蓋別墅了。剛需努力賺錢吧,不要學有錢人東施效顰講風水了;
如果放到20年前,你說縫隙朝上,洗澡水容易進入瓷磚下方,這個是站得住腳的,但是如今瓷縫已經屬于衛生間的必備工藝了,你還在糾結這個問題,早都落后幾十年了。當然這里可能有施工人員故意為之,告訴你必須墻壓地,巴拉巴拉說了一頓恐嚇業主的事情,然后這種工藝加錢,這才是目的。
▲過去因為沒有瓷縫,墻壓地是為了縫隙不是朝上,避免水進入瓷磚下方。如圖所示,墻壓地先貼倒數第二排瓷磚,請問剩余最下方的瓷磚與地磚的交接處,你以為是橫平豎直嗎?你家衛生間地面不做坡度嗎?如果做此時最后一排瓷磚就是斜面瓷磚,而想要把這個瓷磚裁割到嚴絲合縫,縫隙要小于地壓墻,全得靠運氣。
▲不要再聽有人給你說墻壓地沒有縫隙的鬼話了,瓷磚鋪貼必須留有伸縮縫隙,但是你地面有坡度,而且最窄地方甚至幾毫米的誤差,你讓瓦工一點一點裁割瓷磚,最后一排鋪完就成了如圖的效果了,請問哪來的沒有縫隙?
▲時至今日衛生間美縫已經成了必備工藝,你以為美縫是為了好看嗎?不是,美縫的功能主要是解決過去勾縫劑脫落,導致水進去瓷磚與防水之間,導致你家衛生間外頭墻體發霉的問題,而好看只是順帶而為。
也就是美縫的產生就是為了解決20年前墻壓地和地壓墻的工藝問題的,可是這樣好的工藝出來了,還有人糾結地壓墻或者墻壓地,把一個簡單的鋪磚人為復雜化,不僅沒有減少問題,反而增加了各種縫隙不均的問題了。
瓷縫和墻壓地地壓墻有關系嗎?當然有關系,瓷縫想要做條件是瓷磚縫隙必須至少保留1.5-2mm縫隙,此時你還認為你家墻壓地沒有縫隙的優勢在哪?兩塊瓷磚碰撞,你不留美縫縫隙,認為縫隙不見了,但是這樣的后果就是后期無法做美縫,做了也得脫落,這個自然縫隙就是你家瓷磚下方永遠存水的罪魁禍首,時間久了水沒有辦法出來,只能從四周侵蝕《瓷縫,衛生間施工必須的工藝》
第四、窗套復雜化。
這個爭議比較大,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做。類似的還有家里各種啞口套等等《入戶門套需要不?什么時候可以不做?》
▲有飄窗套,視覺框架更多,導致小空間更亂,空間有逼仄感,而且一個飄窗套貴的比一個木門還貴。至于有人說這個防止漏水弄臟墻,就多想了,這個是木頭,你靠木頭能防水才怪,一旦漏水窗套就得發霉報廢。
▲無飄窗套,干干凈凈,空間更清爽,可以讓小空間看起來更大,而且還省錢實用。
房子是自己住,錢只有自己知道,你愿意復雜做也行,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要把簡單化的施工復雜化,最后是沒錢提升家具檔次。如果你做窗套只是為了面子問題,還是算了,防水更不靠譜。
第五、石膏線復雜化。
▲聽信了裝修機構的說法,貼了石膏線,又不做吊頂,衣柜上方定制石膏線就是如圖的后果,脫落裂縫是肯定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不貼石膏線,簡潔而且還好看,少了一些累贅與空間的繁雜
不僅僅是讓簡單事情復雜化,最重要的是石膏線是裝修施工為了偷減工藝發明的,你貼石膏線你家墻面頂面夾角就無需處理,施工剛好省事了。
第六、地面復雜化。
▲能通鋪就通鋪,不要人為添加過門石,家里其實需要過門石的地方就是衛生間,其他都不需要。至于其他復雜的波導線或者拼花,早都過時,會讓本身很小的空間更復雜更俗套。
第七、吊頂復雜化。
▲剛需房子本身滿足基本功能已經填滿了,所以盡量簡單化,例如有風管機,只做風管機吊頂即可,其他全部直角處理,干凈清爽,省錢而且可以讓家里看起來簡單高級。
▲更不要在已經非常復雜的吊頂上頭加上各種復雜的線條裝飾了,已經很丑了,還如此讓高調起來,只能是丑上加丑而已;多花錢全是面子,后期家具一點檔次沒有,這個家也只是倉庫而已。
類似的還有通鋪陽臺貼墻磚,客廳弄個永遠不用的布簾等等,這些前面都有講過,可以搜索查看《搜索不是后臺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