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來潮在朋友圈發起來一個小互動,問題如下:對事不對人和對人不對事,你贊同哪一句?
我對大家的回答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
70%的人回答對事不對人10%的人回答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20%的人回答對人不對事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其實很多問題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今天我也不會直接回答你,但你看完我的文章,我相信你會明白我的立場,也會對這個問題有新的理解。
我有一個思維習慣,當大部分人都認同一個觀點的時候,有沒有可能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至于選擇了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的人,我想要再問你一個問題:具體情況是人的情況還是事的情況?
這樣可以重新幫你歸類到對事不對人還是對人不對事的分類里。
別總是模棱兩可地對待問題和人生,越是這樣,越只能活得越模棱兩可。
02接下來我來講幾個故事。
故事版本一:
你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在你的部門里有10個員工,其中A是你最器重的員工。
因為最器重A員工,所以常常會安排A員工跟其他部門的同事在日常工作中進行部門間的協調、溝通和配合。
上個月A員工負責了一個公司非常重要的項目,但是在和其他部門的同事配合的過程當中,出了點問題,導致項目需要額外多投入20萬才可以正常進行。
A員工告訴你,他也有責任,但不全是他的責任。但A是你的得力下屬,你會怎么辦呢?
告訴A公事公辦,還是告訴A了解清楚情況,你和他共同承擔。
如果A告訴你,他完全沒有責任,犯錯的是其他部門的B同事。
你會告訴A對B公事公辦?還是告訴A了解清楚情況,你和B共同承擔?
故事版本二:
你是一位女性,同時是一位媽媽,剛剛花了小半個月的工資買了一瓶面霜,才用了幾天,結果你的小孩直接把這瓶面霜摔碎了,你會怎么辦?
如果摔碎這邊面霜的不是你的小孩,而是在你買這瓶面霜的時候,銷售員遞過來的時候摔碎了,你又會怎么辦呢?
同樣是摔碎了面霜,面對不同的人,你所采取的辦法是不是完全不一樣?
以上兩個故事,你認為是對事不對人?還是對人不對事?還是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03很多的時候,我們是拿對事不對人這句話來做借口,好讓我們對一個人做決定時,內心更加理所當然,也讓大家覺得我們并不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
相反,我們能夠坦然做到對事不對人,是因為那個人對我來講根本就沒有那么重要,我們才可以云淡風輕、談笑風生。
但如果是我們親近的人做了一件事情,我們一定會首先考慮我們和Ta之間的關系。
相反,和我們不夠親近的人做了一件事情,我們確實是能夠站在很中立的事的立場去做評價,評價的前提是,你得先確認這個人跟自己之間沒有多大的關系。
04還可以試著回想一下,當你因為一件事情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期待對方聽你的傾訴還是幫你解決事情帶來的具體問題。
很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份傾訴和安慰:“不管你做什么樣的決定,我都會支持你。”
這句浪漫的話,你曾經對別人說過嗎?還是曾經有人對你說過。
我們會為一個人而奮不顧身,但是卻很難為一件跟人無關的事去全力以赴。
-THE END-
我是Angie,平衡人生實踐家,個人品牌導師,三本書《副業思維》《學習力》和《副業賺錢》作者,全網學員超過百萬人,幫助許多人打造出個人品牌、開拓了副業收入管道。歡迎關注@Angie,一起來掌握人生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