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作的目的是研究微波(MW)干燥過程中木材硬度是否受到溫度水平的影響,以及其響應是否與傳統干燥木材的響應不同。因此,挪威云杉(Picea abies)的匹配樣品在不同的溫度水平下從綠色狀態干燥到不同的水分含量(mc),傳統上通過空氣循環和MW進行干燥。結果表明,在100或60°C的溫度水平下,通過兩種方法中的任何一種方法干燥的試樣,當干燥進行到相對較低的含水量水平時,兩種方法之間平行于紋理的木材硬度存在顯著差異,即,在MW干燥期間,木材硬度變高。MW干燥過程中60–110°C范圍內的溫度水平對木材硬度沒有顯著影響。密度和mc等變量對木材硬度的影響大于干燥方法或干燥溫度。由于木材是一種生物材料,其強度在不同樣本之間以及不同樣本之間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此類比較調查時,使用匹配的樣本非常重要。
木材硬度是一項重要屬性,尤其是在地板和家具行業。為了測定木材的硬度,通常使用布氏硬度法和揚卡硬度法。這些測試的執行方式是將鋼半球壓入測試表面。這些方法之間的區別在于測量的內容:布氏硬度法測量的是試樣中鋼球造成的痕跡直徑,而揚卡硬度法測量將直徑為11.28 mm的鋼半球壓入木材至其直徑一半深度所需的力。使用布氏硬度法可能出現的一個問題與凹痕標記的松弛有關,因此測量的準確性變得可疑。
研究表明,木材硬度受其密度和含水量(mc)的影響。Selhlstedt Persson研究了空氣循環干燥過程中不同干燥溫度對木材硬度的影響。這些研究中的最高干燥溫度為115°C。結果表明,溫度對硬度沒有顯著影響;盡管如此,在較高溫度下干燥的試樣仍給人一種硬而脆的印象。
在測量木材硬度時,壓痕相對于木紋方向的方向會影響結果。根據,其原因是,當載荷方向與晶粒方向成角度時,承載載荷的纖維的數量和剛度低于與晶粒平行時的纖維。對于mc為0.12、密度在390和480 kg/m3之間的挪威云杉(Picea abies),縱向施加時,Janka硬度在2650–2840 N之間,切向施加時,其硬度在1570–2260 N之間。
木材通常在不同溫度和濕度水平下通過空氣循環干燥。近年來研究的一種不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微波功率加熱和干燥木材。如果木材暴露在具有微波特征的高頻電磁場中,水分子(偶極子)開始以與電磁場幾乎相同的頻率振蕩。這會導致試樣中的溫度和壓力升高。然而,木材不僅由水組成,還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聚合物組成。這些聚合物也是極性分子,因此即使它們也可能受到電磁場的影響。這可能導致木材硬度下降。
溫度水平和干燥方法是否影響木材硬度?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比較微波干燥和傳統空氣循環在不同溫度水平下干燥的木材硬度來研究這一假設,測試期間要控制的參數是木材密度.
了解更多及時關注zj339.com
網站首頁
今天的科普講解就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