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癌癥怎樣才算治愈?有哪些表現說明癌癥已經治愈了?
嚴格意義上的治愈當然是腫瘤徹底從體內消滅,而且一直不復發(直到離開人世。人總是要死的,不可能一直活著)。也就是說,要到他離開人世的那一天才能最終下結論說他的癌癥是不是治愈。但這不利于醫學研究,而且也不必要。
癌癥是不是治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感覺不到腫瘤了”
也就是病人主觀上的癥狀表現消失了,比如沒有疼痛,沒有咳嗽,沒有腹脹了....不是說他以后的生活不能有癥狀,而是說原先由他那個癌癥引起的癥狀沒有了,跟他這個癌癥相關的癥狀要消失。
癌癥相關的癥狀消失,這是最基本的,否則不可能說治愈了。如果他還有某種癥狀,要去判斷是不是癌癥引起的,如果不是癌癥引起的,而是其他原因,比如肺癌早期做了手術后,他有胃炎胃潰瘍的消化不良腹部隱痛不適癥狀,這個跟他原先的那個肺癌完全無關,不能說他還有癥狀,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2、“摸不到腫瘤了”
即客觀體征沒有了,也就是查體通過視診觸診聽診等發現的,比如看到和摸到包塊,看到皮膚的黃染(黃疸),這些當然也都要消失。
同樣要注意的是,這是指他那個癌癥有關的,如果他另有其他疾病引起的體征,比如一個乳期肺癌病人做了手術后,腫塊已經看不到摸不到了,但她同時摸到皮下還有結節而這個結節是脂肪瘤,這完全是跟乳腺癌無關的另一回事,不能認為她的乳腺癌病灶沒有“消失”。當然,在隨訪過程中如果新發現皮下結節包塊等,要去排除是不是乳腺癌皮下轉移的可能。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的病人治療后會有一些并發癥或后遺癥,比如乳腺癌根治術由于腋窩淋巴結清掃加上放療導致這一側的淋巴回流障礙導致上肢浮腫,有時經過處理也無法完全恢復,可能會一直存在,這不是癌癥本身引起的,而是治療相關的,不影響她的壽命,跟癌癥本身也已經無關,但對生活質量有些影響(當然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很少了),那么這種當然不能認為腫瘤還存在。
3、“化驗不到腫瘤了”
也就是說,所有跟他所患癌癥有關的化驗指標都要正常,特別是相關的腫瘤標志物,比如卵巢癌治療后CA125正常,結直腸癌治療后CEA降為正常。只要是跟他這個癌癥有關的指標都得降為正常。
有時這些指標可能不是治療后馬上就降為正常,你得給它一定的時間,有個下降的過程,不要急,但必須最終要降為正常,而且不能時間太久,比如手術后都半年了腫瘤標志物還是很高,那不行。
不過要注意,腫瘤標志物有很多種,升高不等于就一定是他這個癌癥引起的,比如,一個乳腺癌病人診斷時CA153升高,治療后降為正常,但他的CA724一直稍升高一點,手術前、手術后隨訪一直差不多,沒有明顯變化,醫生結合具體情況如果判斷跟她的乳腺癌無關,那就不用擔心,不能認為他的標志物沒有降為正常,沒得癌癥的人也可能某個腫瘤標志物一直稍高一點。
4、“查不到腫瘤了”
也即影像檢查和內鏡檢查沒有腫瘤了。所謂影像檢查,主要是指CT,磁共振等,也包括B超,普通X線,ECT,PET-CT等;內鏡檢查,是指胃鏡,腸鏡,氣管鏡,鼻咽鏡,陰道鏡宮腔鏡等。這些檢查都沒有腫瘤存在的證據。
不過要注意,對于淋巴結病灶,并不強求一定要完全消失,只要大小降至1公分以下就可以,因為淋巴結正常也是有大小的,但又沒有那么簡單,超過1公分的淋巴結不一定就是腫瘤性病灶,而1公分以下的淋巴結也可能是腫瘤性病灶,所以并不是完全以大小來論,要綜合來分析判斷。對于非淋巴結的病灶,則要求要消失。
還要注意,有時病灶盡管還有殘留,但這個殘留病灶已經沒有活性,也就是這個病灶是死的,是病灶被化療放療消滅后留下來的“尸體”,這種是沒有關系的。問題是,怎么知道它有沒有活性?醫生要綜合CT值等來分析,必要時一是要做PET-CT,二是有時考慮做活檢,三是可考慮密切隨訪復查,動態觀察變化情況。聽著是不是挺復雜的?一般老百姓也不大可能弄得清楚,沒關系,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交給你信任的腫瘤專科醫生就可以。
以上四點都是近期療效指標,是一個基礎和前提,也就是說,癌癥是不是治愈,最基本的前提當然必須得:跟癌癥有關的主觀癥狀沒有了、客觀體征沒有了、化驗檢查指標正常了、影像和內鏡檢查沒有腫瘤存在的證據了。
那是不是說滿足以上條件就表示癌癥治愈了呢?當然不是!為什么?因為還可能會復發,也就是腫瘤又長起來了。腫瘤都消失了,為什么還會又長起來?因為以上說的所謂“腫瘤消失了”,只是就現有的檢查來說“看不到摸不到查不到”腫瘤了,不等于體內真的就徹底沒有腫瘤微病灶或癌細胞了,目前還做不到可以檢測到體內是不是真正徹底沒有癌細胞了。
手術把腫瘤切掉了,放化療達到了腫瘤消失了,這個時候還不能說癌癥治愈了,這只是近期療效,可以算初戰告捷,但并不是最終的勝利。接下來還有一個重要指標,那就是:長期隨訪復查沒有復發。
5、長期隨訪無復發
理論上要隨訪到終生(去世的那一天)才能下最終的結論,但這對醫學研究的效率太差了,而且也其實完全不必要,因為多數情況下,癌癥經治療后“消失”(體內沒有腫瘤存在的證據),容易復發的時間是在前面兩三年,之后復發風險就明顯下降,而到五年后就很少有復發的,而十年后就基本極少有復發的,所以隨訪五年后如果沒有復發,可以算是基本安全了,如果隨訪十年沒有復發,就更沒問題了,太低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計,隨訪五年甚或十年一直保持“無瘤”狀態沒有復發,這個時候可以說癌癥臨床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