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臺興南加油站
東周末期,秦國靠著狡詐和殘暴,在公元前221年占領了山東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帝國。
而隨著秦國將那套“秦政”發揚到六國,引發了怨聲載道,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漁陽戍卒在陳勝、吳廣帶領下,起兵反秦。
隨后,劉邦、項羽和晚周的諸侯國殘余勢力也紛紛打出自己的旗幟,討伐暴秦。
經過了近2年的苦戰,公元前207年,伴著劉邦起義軍的腳步聲,秦都城咸陽被克,秦末帝子嬰向劉邦投降,秦國終于滅亡。
力能舉鼎的項羽
然而,楚國實際統治者,挾持著末代楚懷王熊心的上將軍項羽對于劉邦很是忌憚,因為在項羽連破章邯,并將之收服后,很不容易打破函谷關,來到咸陽城外,才發現劉邦已捷足先登,而且劉邦的軍力已上升至10萬,如果熊心認定滅秦首功當屬劉邦,用劉邦在朝中制衡自己,他還怎么做天下諸侯的共主?
鴻門宴一景
于是,項羽屯兵咸陽城外,準備進攻劉邦,但又礙于臉面,向劉邦發出邀約,共赴鴻門宴,項羽希望劉邦不敢赴宴,正好制造“失禮謀叛”的借口,從而進攻劉邦,殺死劉邦,以后再架空熊心,殺掉熊心就容易了。由于項羽叔父項伯與劉邦手下的張良關系友好,連夜前往劉邦軍見 張良 ,想要勸張良逃走,卻反被張良拉攏。項伯回來后告訴項羽,劉邦攻破咸陽有大功,進攻他是不義之舉,項羽表示贊同。第二天劉邦聽了張良的計策,率領一百多騎兵來見項羽,范增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為人不忍,默然不應。于是,范增讓項莊于席間舞劍,伺機刺殺劉邦,而項伯也拔劍起舞,擋住項莊。張良見狀,至軍門找樊噲前來。
樊噲強行進帳,怒斥了項羽,項羽無言以對。于是劉邦伺機逃脫。他留張良將白璧玉斗獻給項羽和范增,自己以上廁所為由,扔下車騎,只帶樊噲、夏侯嬰等人從酈山道逃回霸上。項羽接受了白璧放在桌上,而范增卻將玉斗摔在地上拔劍砍破,嘆道:“奪項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為了不和項羽沖突,劉邦一回軍中,立刻撤出咸陽,讓咸陽被得意洋洋的項羽“接收”。接收了咸陽的項羽,一改劉邦的“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大肆屠戮,殺了被解除武裝的子嬰,還縱兵焚毀了阿房宮。然后,大搖大擺地回到了江東彭城,自封為“西楚霸王”,又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 董翳 [yì]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為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 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為燕王,齊王田巿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等十八個諸侯王。
被封為“漢王”的劉邦
而且,為了讓劉邦遠離中原,項羽故意將劉邦的封邑安排在漢中的南鄭,共轄 巴、蜀、漢中41縣。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夏4月,項羽派出了3萬兵士及慕從者數萬人跟隨劉邦取子午道至漢中。
漢中往關中的五條“蜀道”
在進入漢中之初,劉邦為了表現自己沒有圖謀中原的野心,還燒毀了地形險要的子午道上的木橋,而在就位漢中后,劉邦為了麻痹項羽,又開啟了另一項工程,就是“明修棧道”——修的是 褒谷的褒斜道。褒谷之中,山險峻、水湍急,要在此修棧道談何容易。這時,項羽則在分封完諸侯后,將義帝,也就是末代楚懷王熊心派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殺死在遷都前往長沙郴縣的路上。此舉果然解除了諸侯頭上的緊箍咒,當年秋8月,齊、趙諸侯叛亂,項羽率軍前往平亂。劉邦的機會也來了。
至于劉邦還定三秦“暗度陳倉”時,究竟走的那條道,史書上對這次行軍路線是這樣記載的:
《史記·高祖本紀第八》載:“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漢書·卷一·高帝紀一》載:“八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同書,卷三十九,曹參傳載:“漢王封參為建成候。從至漢中,遷為將軍。從還定三秦,攻下辨,故道,雍。”《資治通鑒·第九卷·漢紀太祖高皇帝》載:“元年(前206)八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章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戰好畤 ,又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
而“陳倉道”中的“故道”又具體是哪條道路呢?
今天陳倉道上的兩水匯集地
故道,古縣名,秦置,晉永嘉六年(312)廢,治今鳳州等,轄今鳳縣及兩當,轄境管不到褒谷去,故不入褒谷;故道,是水名,故道水流不到褒谷去,而是折西南流至今略陽,匯西漢水,始稱嘉陵江。《水經注·漾水》載:“水出陳倉縣之大散嶺,西南流入故道川,謂之故道水”。“(西)漢水又南入嘉陵道(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縣名,即今略陽,漢在少數名族聚居地置縣名道,時略陽為氐羌族聚居地。)匯故道水“而為嘉陵水”,水名自此而得。唐以后稱嘉陵江。兩水匯聚地在今略陽徐家坪鎮兩河口村。
至于陳倉道,又稱嘉陵道,早在西周時即已開辟。西周在寶雞渭水之南分封有散國,周初青銅器《散氏盤》銘文中記有“周道”,據王國維考證,此“周道”即故道。商周之際,秦蜀間南下或北上已皆經此道。至唐宋間,仍為“傳軍國急報,達官司文書”等的大官驛道。至陜入川諸條古道中,就起始之早,持續之長,規模之大,對歷史興衰、文化傳播,包容量之廣而言,當以此道為首。
由此可知,漢劉邦 “ 暗渡陳倉 ” 之道是嘉陵道、故道。即由漢中出發,經今勉縣西北,自沮口(也稱黑河,乃漢江北源,水入漢江處)入山,經今略陽、成縣、武都、徽縣、兩當、鳳縣等,至今寶雞東,確實是兜了很大一個圈子。
參考資料:1、陳倉道、蓮花峰、靈官峽,走進十月秋意里的秦嶺山巔(秋風無痕)
2、幾位外地游客來寶雞,想看看“暗度陳倉”在哪里?這可怎么辦?(青山如是hi)
3、漢劉邦“暗渡陳倉”之行軍路線(王自立、劉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