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靠父母,我們自己辛苦打拼的這一代來說,住的房子基本都不會太大,尤其是在大城市。
但是,房子雖小,該有的功能性還一個都不能喪失,于是裝修成了很多小戶型的難題。
本期,也是本著對小戶型的負責,出一篇專門針對如果房子小,哪些家具可以舍棄的文章。
與其說舍棄,不如說是換一種全新思路,打開傳統裝修固定配置枷鎖,營造更舒適、也更適合自己的生活空間。
1、浴室柜如果衛生間空間過小 ,浴室柜其實是可以舍棄的。
如下圖,舍棄被下水器占了多半浴室柜,臺盆直接做成壁掛式,與馬桶并排,上下錯落,拉伸出層次感,也不顯擁擠。
至于犧牲掉的那點微乎其微的收納功能,完全可以用鏡柜代替。
倘若空間實在有限,連鏡柜也不能容忍,就用鏡子+小隔板,或者鏡子+石材臺面的方式,放日常洗漱用品足矣。
這里需要避雷圓柱盆、小腳盆等,看著小,其實腳柱要占據很多空間,面盆能用的空間也有限。
2、床頭柜床頭柜并不是床的標配,也不是贈送的,但好像人們買床的時候,都習慣加錢再買一組床頭柜。
回來之后發現空間有限,放了床頭柜后,衣柜門只能半開,而且,也沒有想象中的實用。
與其如此,還不如不要那幾百塊錢、甚至上千的床頭柜,用其它方案代替。
比如,在床頭放一組帶置物臺的落地燈,相當于將床頭柜與臺燈整合。
不僅實現了床頭燈基礎照明的需求,還相比直接放在床頭柜上的低位臺燈更有氛圍感。
或者用移動的小邊幾代替床頭柜功能,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需要用的時候,拉到床頭,既能置物,還能調節高低辦公,不用了挪開,更靈活,也完全不會因為空間小影響衣柜門開合。
3、茶幾我曾經試著記錄過,有茶幾的家,不管什么時候拍一張客廳的照片,茶幾上永遠有雜物。
盡管一直再收拾,好像永遠收拾不干凈。
于是,小戶型完全可以不要茶幾。
一是,沒有茶幾后的生活,并沒有什么不一樣。
二是,客廳作為全家活動中心地帶,經過的人,總會有意無意的放置一些東西上去。
在沒有了這個中轉站之后,反而每個人能把物品歸回到原來的位置,也少了整理茶幾這一項家務。
至于那一點點水杯、隨手看的書的放置需求,用一個移動小邊幾代替就足夠了。
也能釋放出一個更寬敞的活動中心。
4、衣柜不是說小戶型可以不要衣柜,而是對于較小的空間,有比衣柜更省空間、性價比更高的方案。
一般的衣柜,凈深60公分,加上板材厚度,錯開的踢腳線,整體厚度在63-65公分左右。
如果舍衣柜,做入墻式衣櫥,內配置物隔板、掛衣桿,寬度則能控制在50公分以內。
當然,這樣做,除了省空間,還比較經濟實惠。
與動輒就是千元每平米的定制柜相比,有千元的預算,夠它整個柜內配置了。
5、傳統沙發似乎一提到沙發,腦海里就浮現出傳統中三人位、四人位,甚至帶榻的樣子。
其實細想一下,哪怕是一家五口同時居住,一起坐在沙發上的日子一定是屈指可數的。
而且與其花更高的預算,買傳統沙發,到頭來只用一兩個座位,其余的地方都充當擺件的話,不妨考慮下,縮小沙發。
一個單人位或雙人位沙發,搭配幾個造型特殊的凳子,是一種方式,既靈活又顯空間,也能更好的裝點客廳。
要是空間更小,另一種方案更香。
把客廳區域作為一個綜合空間,一張桌子可以同時充當餐桌、辦公桌、學習桌等,同時電視柜可以是電視柜,也可以是書柜。
剩余的空間,擺放孩子的樂器,最后再留一個小沙發,能像普通的客廳一樣,會客、追劇足矣。
6、廚房門如果房子小,取掉廚房門真的是一個超級明智的決定。
取掉門,墻落半之后,客餐廳融為一體,形成一個LDK空間。
不僅增加了空間利用率,光線、通風、視覺開闊感都有明顯的改善,有種小空間變大開間的感覺。
如果廚房本身有一扇推拉門,餐廳空間并不充裕,也可以參考上圖的方式,去玻璃門,餐廳半入廚房。
同樣視覺上更通透,也因此增加了一個回游動線,更方便。
7、餐桌近幾年比較流行島臺的做法,一般大戶型應用的比較多。
但其實,如果房子小,這種棄餐桌、做島臺的方法也未嘗不可。
首先,即使摒棄了餐桌,足夠大的島臺,只需要在設計上動一點心思,下面的柜子內收,有放腿的地方,當做餐桌功能性和舒適度都不差。
然后島臺還能兼具中餐備菜區、西廚區、餐臺,因為是整塊石材連接水槽,清洗蔬果方便又好打理。
寫到最后舍棄的本質,并不是一味的丟棄,而是舍無用之物,棄功能不明確之物,把小房子也能變成一個能滿足各種需求、讓人更舒服的起居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