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片《斷背山》與看那些類似題材的小說完全是不一樣的心情。
這個電影在2005年拍攝,當時只關注了他的得獎信息,對影片的內容大致知道,但并未十分關注(電影當時沒看)。彼時,并非排斥同性題材,而是有些不相信愛情。
時隔近二十年,有了年紀,有了閱歷,卻被這愛情感動得一塌糊涂。
影片拍得很美,斷背山上藍天白云,綠草群羊,盡管間或有風雨,但有陽光的時候,一切恬靜自然,美得壯麗而誘惑,兩個性格不同的年輕牛仔,就在那里那樣相愛了。
對于這樣的愛情,開朗的杰克是既來之則安之,而內斂的恩尼斯則想得比較多,因為他很小的時候就見過同性戀者被虐致死的事情。然而,在如此美麗又與世隔絕的斷背山上,他們的愛情就那樣悄悄地、喜悅地、絕望地繼續著,美好得不像話,直到下山。
接下來,他們面臨選擇。
影片中,在分開的時刻,他們互相說著自己未來的計劃,然后一個貌似瀟灑地離去,一個在角落里大口喘氣悲鳴……離別讓人窒息。
然后,恩尼斯按照之前的計劃結婚生女,杰克繼續他的牛仔表演生活。
如果他們之間的愛少那么一點點,如果他們不再見面或許這就是個年輕人一時沖動的故事。但是,時隔四年后的相聚證明了一切。
然而這樣的愛情,絕望而脆弱,他們有各自的家,孩子,而填滿他們心的,卻是經年才見的彼此,矛盾而折磨。
最后一次相見時,杰克說,我們之間只剩下斷背山,我愛你愛到心痛,而恩尼斯再次如同第一次分別時那樣絕望得無法呼吸,是的,他又何嘗不是如此,二十年里,見證他們愛情的只有斷背山,似乎也只能是斷背山。
然而,自此,天人永隔。恩尼斯從杰克的母親那里知道了杰克的計劃,他是把恩尼斯納入自己生命的,包括一起經營農場,一起生活,雖然他們的愛情無法用婚姻的形式承諾,但杰克已經把他當做未來生活的伴侶,守護著,等待著。
襯衫的寓意讓人淚奔,be的結局也讓人意難平。
有人說,恩尼斯應該勇敢一點,杰克應該強硬一點,還有人說同妻很無辜,但是,現實是,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967年,那時的他們能怎么辦呢?號稱自由人權的米國,當時對于同性戀的態度(現在也許依舊,雖然已承認合法)恐怕都是恩尼斯小時候看到的那樣,要么不為人知,要么被人唾棄甚至虐死。而且,從觀念上來說,他們(尤其是恩尼斯)的思想也受到一定的束縛,覺得結婚生子才是正道,于是嘗試過“正常人”的生活。但最終發現:如果不遇到彼此,生活也許平淡繼續,遇到彼此,彼此就是生活的全部意義。
但即使如此,愛也只能埋在心底,愛的給予也只在斷背山。
杰克在得知恩尼斯離婚后,開車14個小時去見他,但是,恩尼斯始終無法走出那一步,于是杰克又開車回去,荒涼的路上只見唯一的車燈孤獨前行,那是杰克在片中第一次流淚。看得很揪心,如同看到恩尼斯無法呼吸一樣,那是如此相愛卻不能相守絕望。
其實他們心中都苦,有點理解恩尼斯的猶疑,除卻童年的陰影,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對未來的不確定同樣讓他恐懼,與其走出那一步,讓他和杰克處于危險和不安定中,不如壓抑自己維持現狀,至少還能在斷背山得到愛的救贖,他其實是有些低估了杰克對他的愛(直到最后看到襯衫他才明白)。
而杰克的性格決定了他愿意以恩尼斯的意愿行事,他沒有強硬地讓恩尼斯執行自己的計劃,甚至沒有對他的拒絕表示怨言,只在最后一次見面時說出自己的感受,他在等,等待著恩尼斯向前走出那一步或者等待著命運的轉折或奇跡。在他們的愛情中,恩尼斯的愛并不比杰克少,但杰克無疑是付出更多的那個。
最終影片以杰克的去世完成了悲劇性結局,雖然從戲劇的角度,這樣的結局更發人深省,但卻使觀影的我們淚流滿面,不能自已。未能實現的相守成為了永遠的遺憾,與愛人的短暫擁有也只能化作無盡的思念……
現實中,扮演恩尼斯的希斯萊杰在影片上映后不久去世,使得這部片子在某種意義上成為絕版。
想起一段歌詞:
想說愛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那需要太多的勇氣,
想要忘記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我只有佇立在風中
想你
……
真希望這個故事沒有到這里結束,而是有著時下小說里俗套的后續:比如——
杰克因被發現有同性戀傾向被人毆打致傷,但沒有死,她的妻子露琳為了掩蓋丑聞,將事情壓了下去(宣布死亡),并把他送到很遠的地方(某農場),活下來的杰克身體殘疾(一只眼睛失明或者腿瘸,不能太慘)記憶缺失,但他夢中總有一個畫面,圓月星空下的篝火和帳篷,以及一個面目模糊的人。幾年后,在命運的召喚下,他來到斷背山,熟悉的風景和氣息使他恍如隔世,他憑著感覺來到湖畔營地,看到夢中的篝火和那個孤獨的背影……
“我飲下了苦酒,我埋葬了悲傷,我回到了起點,我思念著你,我等待著你……”
“我穿越了死亡,我滿身傷痛,我追尋著你身影,我感到了你的氣息,我終于又見到你了……”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