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調侃自己是“吃貨”,哪里有美食哪里就有自己的身影。但你真的了解自己常吃的食物嗎?可能未必。
比如:你知道牛奶和水哪個更解渴嗎?奶茶和咖啡哪個更容易引起失眠?……
01
喝牛奶和喝水,哪個更解渴?
口渴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喝水?但其實喝牛奶更解渴。
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假定水的補水指數為1,真人對照測試發(fā)現,牛奶的補水指數為1.5,比水更高效。
這是因為大量飲水后,腎臟會收到“多產生點尿液、排出多余水分”的指令,這樣一來,水分很快就排出去了,解渴效果也大打折扣。
而若飲品含有糖、蛋白質、脂肪等營養(yǎng)成分,或者含有鈉、鉀等電解質,比如牛奶、橙汁,胃的排空速率就會變慢,腎臟收到產生尿液的指令會變弱,也就是可以幫助我們減緩排尿,從而讓水分在身體里保持更長的時間,起到更解渴的作用。
當然,并不鼓勵大家用牛奶、橙汁替代水。希望大家養(yǎng)成良好的飲水習慣,小口高頻次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時再猛灌。
02
奶茶和咖啡,哪個更容易讓人失眠?
很多人喝茶睡得著、喝咖啡睡得著,但下午喝上一杯奶茶卻失眠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奶茶不是簡單的奶+茶。調查顯示,市面上的奶茶一般都含有咖啡因,甚至一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是一杯美式咖啡的2~3倍以上,當然更容易引起失眠了。
不僅如此,若咖啡因攝入過量,或個人對咖啡因比較敏感,還可能引起興奮、煩躁不安、失眠,甚至心動過速和心率失常等。
目前醫(yī)學界普遍接受的咖啡因攝入量范圍是:健康成年人一天不超過210~400mg(約1~2杯355ml美式咖啡)。但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建議別喝太多,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所以奶茶、咖啡都要控制量,不要當水喝,何況除純黑咖啡外,兩者都含有一定的熱量、糖分甚至反式脂肪酸,不利于健康。
03
橘子吃多了為什么會變成“小黃人”?
前段時間,話題#沒有一袋砂糖橘能過夜#登上熱搜,足見大家對砂糖橘的喜愛??缮疤情俪远嗔?,可能會變成“小黃人”哦。
橘子中含有大量的橙色的β胡蘿卜素,如果一次性吃太多,胡蘿卜素大量進入血液,皮膚就可能發(fā)黃,這種癥狀稱為“胡蘿卜素血癥”。
不過,它對健康沒什么影響,只要減少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比如橘子、南瓜、胡蘿卜等,皮膚上的黃色就會慢慢退去。
來源: CCTV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