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老師說:
真正能夠變現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呢?我想,真正能夠變現的是認知差異。
也就是說,知識本身不能變現,能夠變現的只有“認知差異”。
那什么又是“認知差異”呢?
就是大家在面對同樣的信息、知識、現象、事實、數據等的時候,你的見解比別人更深刻、更獨到。
比如,對“時間管理”這個概念。絕在大數人的認知里,時間是可以有效管理的。市面也有很多關于時間管理的課程和書籍。
但是在李笑來老師看來,卻有截然不同的觀點,認為:
人是不可能管理時間的,時間也不會聽從任何人的管理,它只會自顧自一如既往的流逝。“時間管理”只不過是人們的一廂情愿而已。
因為這種觀點,笑來老師不僅在行動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還寫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不但賺到很多稿費,同時,還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軌跡。
如何讓自己擁有這種認知差異呢?
答案:行動中思考!
也就是說,要去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用經驗指導實踐。再總結,再實踐。認知就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得到升級。
而這種基于自己實踐得到升級后的認知,是別人不具備的。因為別人擁有的只是他們行動模式所刺激出來的思考。
【行動指引】
1、專注自己研究和感興趣的領域,每學到一個相關知識點,都盡量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去改良升級。最終內化成自己的認識。
別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再好,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只能通過不斷的實踐運用,才能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
2、少說話,多做事,不做“紙上談兵”的人。
3、多思考,多復盤。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成功了,也要思索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不成功,要思考原因,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制定出下一次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