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槼”和“規”有什么關系?
規:
規:從“規”省。
規:繁體字寫作“規”。
《說文解字》:“規,有法度也。從夫、從見。”。
《說文解字》:“丈夫也。從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
《說文解字注》第1995頁:“從一大則為天,從大一則為夫,于此見人與天同也。天之一,冒大上,為會意。夫之一,毌大首,為象形,亦為會意。”。
《說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猶人張兩手、兩足之正面形者是大字之范式。
《說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猶惟初太始道所立而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者是一字之范式。
大、一兩范式疊加:猶男子成人簪發以冠可以擔當在天地之道長萬物之義者是夫字之范式。
《說文解字》:“見,視也。從兒、從目。”。
《說文解字》:“兒,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在人下,故詰屈。’”小兒頭囟未合猶人在人下詰屈未長大之形者是兒字之范式。
《說文解字》:“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猶人眼重童子之形者是目字之范式。
兒、目兩范式疊加:猶如看到兒子一樣地看到了事物者是見字之范式。
夫、見兩范式疊加:丈夫識用猶凡事持法度以匡正之者是規字之范式。
繁體字“規”簡化為“規”是根據古人(異體字、同旁字)書法省筆規范簡化。
槼:從規、從木。
(規:參見八畫之一“規”)
《說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屮,下象其根。”。猶冒地而生,其下長根者是木字之范式。
規、木兩范式疊加:以木作正圓之器猶凡事持法度以匡正之者是槼字之范式。
“槼”古作圓規之“槼”是古文“規”字。
“槼”是“規”之異體字。參見《康熙字典內府》第1307頁。
現在統一規范寫作“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