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菩薩里,大家最熟悉的當屬觀音菩薩莫屬,而觀音菩薩“千手千面”的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更是其神通廣大的體現。
但有一個觀音菩薩的形象,卻有點讓人納悶,那就是“魚籃觀音”。雖然觀音的神像依舊是那么端莊慈悲,但手里卻提著一只魚籃,籃子里還有一條鯉魚,這又有什么含義呢?
這個“魚籃觀音”的佛像,其實正是觀音菩薩“千手千面”的化現,說起來還有一個非常美妙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過去世時,在東海邊有一個小漁村,人們都是以打魚為生,也很少有外地人來這里。
有一天,漁村里突然來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外地美女,到了漁村后,說自己一個人無依無靠,希望能在這里常住,請求大家帶著自己出海打漁。
因為外地美女實在太漂亮了,幾天下來,又表現出很溫順和大度的性格,那份嫻熟慈悲的美麗,獲得了漁村所有青年男子的關注,很多男青年都以能帶她一起出海為榮。
大概一個月之后,美麗女子和大家都熟悉了,村里幾乎所有的男青年,都去向她求婚,希望能得到她的垂青。
美女并沒有拒絕其中任何一個,而是把所有求過婚的男青年叫到一起,里拿出一本書給他們說:
你們求婚的人太多了,而我只有一個身子,你們都那么優秀,我嫁給誰好呢?如果你們誰能在明天早上背誦這本書,我就嫁給他。
大家接過書一看,原來是一本《心經》,雖然一時間不明白這本書是干什么的,也讀不懂其中的意思,但篇幅不是很長,到第二天早上,十個有八個男青年都能背誦出來。
能背誦《心經》的男青年又找到美女,請她自己裁決嫁給誰,還約定無論她選擇誰,其他的人都不能生氣或者而后悔。
美女很熱情地接待了大家,得知還有二十幾個人能背誦,又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說,你們還是有這么多人,只能繼續背書了,這本書的難度又高一點,看誰三天之后能背下來。
于是,美女交給大家一本《普品門》,告訴大家三天后再見。
三天之后,這一回人少了很多,只有七個男青年來到美女面前,但一個人顯然不可能嫁給七個人的,美女依舊還是拿出一本書,這一回是《法華經》,而且還不限定時間,只要誰最先背誦下來,自己就下嫁給他。
大概七天之后,一個叫馬良的男青年一大早就來到美女的門口,大聲地告訴他,自己能全部背誦了。
聽到這個消息,不僅是美女一個人,其他六個男子也主動圍了上來。馬良當著大家的面,非常流暢地背誦了整部《法華經》。
不但完全沒有遲鈍生澀,而且沒有任何遺漏,其他六個男青年都心悅誠服了。
美女也沒有食言,當即就答應嫁給馬良,還愿意三天后完婚。
三天后,馬良破爛的家里收拾得整整齊齊,還貼上了大紅的喜字,興高采烈歡天喜地地迎來了換上新娘衣服的美女。
可拜完天地之后,洞房花燭之夜,全村的人都還在馬良家里喝喜酒,新娘子出來敬酒,突然就不舒服,一頭栽倒在地就死了。
于是,不光是馬良悲傷欲絕,村里其他所有人也都非常懊喪,說我們這個窮村子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善良的美女,卻沒有福氣留住他。
大概半年之后,有一個外地和尚來到了這個漁村,見到所有人都是垂頭喪氣無精打采的,一番詢問之后,得知是半年前善良美女新婚之夜突然死去的事,便指著大家大聲說道:
你們真的是愚癡莽漢啊,你們以為那個善良美女就是一個為普通女子?她其實是觀音菩薩,因為你們這個村子原本應該有苦難發生,潮水會淹沒整個村子,所有人都將葬身海底魚腹。
觀音菩薩知道了這個因緣,便特意前來救度你們,讓你們念誦心經、普品門和法華經,其實就是在暗中讓你們念經消災啊。你們如果不相信,可以打開棺材驗證。
于是,在馬良的帶領下,大家一起把墳墓挖開,打開棺材一看,里面真的空空如也。
于是,大家就知道,和尚說的都是真的了,情不自禁地對觀音菩薩心生敬仰,從此就都頂禮膜拜觀世音菩薩。
為了紀念觀音菩薩和漁村的這段因緣,于是,漁村的人塑造了一尊寶相莊嚴的觀音塑像,配上了一只魚藍,里面還有一條鯉魚,這就是魚籃觀音的由來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