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天氣一冷,不少人就愿意睡個午覺。
但午覺睡多久,是有講究的!
睡午覺,人的本能需求
早在1986年,有項關于“人類睡眠與覺醒的節律實驗”中就證實了,人完全清醒的狀態只能持續差不多4小時,4小時左右就會發困一次,而在一天當中,讓人最想睡的兩個時段就是凌晨1:00~4:00和下午13:00~16:00。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在這兩個時段中,受生物鐘的刺激控制,人體處于生理清醒狀態的低潮,需要通過睡眠來保證自己恢復體力和精神。
中醫則認為,午時心經當令,是心神藏養、返本歸元的最佳時間。
正午屬火,主心,這時亟需暫停工作,讓氣血去照顧自己的身體,以免勞心傷神。
此外,心與小腸相表里,適當休息也有利于腸胃對午餐的消化與吸收。
事實證明,午睡“充電”賦能后,不僅能充沛精力提升下半天工作效率,還能緩解精神壓力、預防冠心病。
因此,午時即使沒有條件平臥,也應靜坐,閉目養神。
若素有畏寒惡風、精神不濟、小便清長等陽虛癥狀,更應安排充足的午睡。
午睡,千萬別太久
適當午睡有益身心健康,但是,過度午睡則于健康無益。
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指出,好的午覺不需太長時間,從6分鐘到40分鐘,你都可以收獲不同的益處。
1
6分鐘:記憶開始增強
一項德國的研究發現,6分鐘的睡眠即可以起到提高記憶力的作用。
因為,6分鐘的時間已經足夠大腦將短期記憶轉變成長期記憶,進而騰出更多的“空間”盛裝新知識了。
2
20~30分鐘:最佳午睡時間
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發現,午睡24分鐘,即可使工作表現提高34%,頭腦的整體靈敏度提高54%。
這個時長還有助于減緩心率,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3
40分鐘:給大腦充電
如果你前一天晚上沒睡好,白天工作又需要特別集中注意力,那么可以嘗試一次40分鐘左右的午睡,幫你給大腦充電。
需要注意的是,當午睡超過30分鐘時,大腦就可能會根據生物鐘指令進入熟睡眠、深睡眠。
此時若強行“喚醒”,會導致大腦還在“熟睡”,而身體被迫“上班”的狀態,可能會出現“越睡越累”的感覺。
因此,如果您希望在日間補眠,那么最好為自己定個40分鐘的鬧鐘。
畢竟,若午睡超過1小時,不僅會影響晚間睡眠的質量和時長,造成“失眠-補眠”的惡性循環,還可能增加30%的死亡風險,使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34%。
午休,閉目養神一會兒
在這里有些讀者要問了,像都市的上班族,一般午休從12點才開始,沒有條件12點睡覺怎么辦?
如果這個點不能睡覺,也應“入靜”,至少要安靜地閉目一會兒,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
如果是在上班,不能躺下睡,姿勢就非常重要:千萬別直接趴在桌子上睡!這樣還不如不睡,因為頸椎病就是“低頭惹的禍”,趴著睡時頭會低得太厲害,而且頸部還處于拉伸狀態,頸部的肌肉受損最嚴重。很多人這樣睡醒后,肩膀、脖子就是僵的,長此以往只會加重頸椎病的發生。
最好有個抱枕,墊在頭下面,沒有的話,找幾本書,甚至一個球,上面再墊上圍巾或軟的衣服,主要目的是把頭墊高,不至于低頭,使頸部基本處于伸直又可以依靠而放松的狀態。或者戴上一個U型頸托,把頭支起來,靠在椅子上。因為睡著之后肌肉松弛,頭會自動地垂下來,變成低頭狀態,對頸部構成新的傷害。
這2類人最好別睡午覺
01
夜晚失眠或睡不好的人
有的人晚上整宿失眠,躺倒床上半天睡不著或者睡不好,不建議午睡。如果午睡,則可能加劇晚上的失眠情況。
而這類人經常犯的錯誤是:前一晚沒睡好,第二天白天就困得不行,想睡覺或者想補覺。這樣反而日夜顛倒,對形成規律睡眠不利。
02
血壓低的人
血壓低的人,要不要睡午覺,要看室內溫度怎么樣。
如果室內溫度實在是太熱高溫,不建議血壓低的人睡午覺。因為氣溫熱會加重低血壓。
不過現在家里一般都有風扇、空調,室溫適中,那血壓低的人還是可以睡午覺的。
可能,你也聽人說過有心腦血管的人不要午睡,甚至說午睡是這類人在慢性自殺。
其實,充足的睡眠對腦供血不足的人來說,有一定好處,這類人最該注意的應該是自己的血壓波動。晚間的睡眠障礙才是腦卒中患者的“隱形殺手”,午睡不會增加中風風險。
(約見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