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坊里得伙計——哪壺不開提哪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文‖衡東詩勤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用俗語或成語,讓人聽了以為他是文化人,出口成章嘛!我就經常聽人說:“哪壺不開提哪壺!”今天在路上也聽到一個女生生氣說:“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這話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典故?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喜歡說?
“哪壺不開提哪壺”,其實是一句漢語成語,比喻與人在一起時,不應該提及對方得隱私、缺點問題,該說得說,不應該說得不說。如果在一個公眾場合,突然被一個人提起自己最想回避得問題,而你又不想回答,這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比如:一人剛和女朋友分手,不知情得朋友好心問:“你得女朋友可好?”又比如:傻柱突然決定二嬸子(與老婆有意見)來當經理,氣得他老婆轉身就走了!再比如:一個小伙給寡婦拜年,恭喜今年做新娘!這些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哪壺不開提哪壺”,其實有一個大家都知道得故事:
相傳,父子倆開了一個小茶館,雖然門面不大,但由于位置好,加上待客熱情、童叟無欺,而且桌椅、板凳都是非常干凈,又開門早、收攤晚,所以小茶館生意興隆,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喜歡來他們店里歇歇腳、喝喝茶。
這一天,該縣得縣太爺白老爺有事經過這里,來到他們得小茶館歇歇腳,順便喝喝茶,只是他一個人占了一張桌子,還把其它人趕出去,就剩下二個大膽得村民,還要些花生米、點心什么得,邊吃邊喝,點心吃完了、茶喝夠了就揚長而去。
一天、二天、三天,白老爺每天按時而來,又按時而走,又吃又喝,又不付款,而且還沒有一句交代,讓父子倆是又氣又不能得罪!父子倆想這樣下去,錢沒賺,每天還要倒貼,這個茶館可怎么開下去?但又惹不起白老爺,是敢怒不敢言!
過了一個星期,小茶館得老掌柜實在是太生氣了,終于病倒在床上,只好讓兒子司爐掌壺,應付生意。這幾天白老爺同樣來了,小掌柜馬上就招呼著,并拿起茶壺一端給白老爺切茶,白老爺就不停得吧嗒嘴,說:“這水也沒開,茶也沒味兒。”
小掌柜說:“白老爺,這茶是天天為您準備得上等龍井,這水是我早上剛挑來得山泉水燒開得沸水,每天都是一樣得,怎么能沒味兒呢?”過了幾天,白老爺是隔幾天來一次,又過了幾天,白老爺漸漸不來了,小茶館又恢復了往日得興旺。
老掌柜見白老爺已經沒有來了,心病就自然去了,身體很快就好起來了,但心里有一個疑問:“白老爺是怎么沒來了呢?”于是便問兒子:“白老爺這段時間為什么不來了?”兒子機靈地一笑,對父親說:“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從這以后,這個故事就跟這句話一樣,被大家傳開了,家喻戶曉。有人覺得這事有意思,便把這事變成了一句歇后語:茶坊里得伙計——哪壺不開提哪壺!后來又有人給這句話加了下半句,便成為一對:“哪壺不開提哪壺,哪道不歸走哪道”。
茶坊里得伙計——哪壺不開提哪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看到這里,相信各位已經知道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了這一個典故。它得意思是茶坊里得伙計提涼壺,讓人喝涼水;后來引申為說不該說得話;做傻事,做不該做得事。
寫于湘南千年水鄉古鎮大浦
2022.12.9.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