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未來跡FutureBeauty,感謝作者分享 | 辛雅
從眼球到心智,中間隔著多少雷人得聯名?
李佳琦得寵物狗Never一度蓋過了主人得風頭!
因為彩妝品牌完美日記和Never聯名推出得小狗眼影盤突然火了。發售當日,熱銷30萬盤,此后這個產品成為了完美日記品牌一個月不錯20萬盤以上得超級爆品。
事實上,“跨界聯名”在營銷界一直存在,從2018年開始,隨著“國潮”得興起在營銷界走熱,并逐漸成為顯學,甚至刮起了一陣“萬物皆可聯名”得風潮。不過,“大風之下”也“天雷滾滾”。
治腳氣得999皮炎平和治痔瘡得馬應龍紛紛跨界聯名推口紅就把網友們雷得“外焦里嫩”,有網友調侃“它以前能征服你得屁股,相信以后也能征服你得嘴巴”。不過,毫無例外,當年這些聯名跨界,都收獲了網友大量得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但《未來跡Future Beauty》也發現,在經歷了4年得瘋狂之后,跨界聯名這股風潮,開始迎來轉折點。
美妝聯名有“三寶”:文化藝術、潮玩和餐飲《未來跡Future Beauty》整理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第壹季度9個月里各美妝品牌聯名發現,主要集中在文化藝術、潮玩、餐飲三個方面。
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4月化妝品牌跨界聯名
而在文化藝術聯名中,各大博物館又是其中得“香餑餑”,故宮、敦煌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均是熱門IP。顯然,化妝品牌做文化藝術類聯名,主要是為品牌賦能,利用大得文化IP,增加品牌文化價值。
除了和文化IP牽手,聯名潮玩,也是品牌觸達年輕消費人群,投資未來得常規操作。
今年3月,悅詩風吟便推出與花生漫畫得聯名散粉。據天貓旗艦店銷售量來看,該產品為店內熱銷第壹名,超1萬人付款,月不錯超500。作為多年來得跨界高手,悅詩風吟去年一年曾先后與Dinotaeng、泡泡瑪特合作,將明星產品散粉換成聯名包裝進行出售。
悅詩風吟花生漫畫聯名散粉
另外,與餐飲得跨界聯名,則是美妝品牌試圖“狙擊”消費者得獵奇心理,另類出圈得一大利器。
去年12月,霸王與雞尾酒品牌RIO進行聯名,推出限定聯名禮盒,RIO出生姜味雞尾酒,“霸王XRIO祝你熬出頭不熬禿頭”在微博話題有328.6萬次閱讀,1.7萬次討論,在抖音有6.7億次播放。花露水品牌六神也曾經與RIO聯名推出“一口驅蚊,兩口入魂”得花露水雞尾酒,引發了廣泛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
到了今年3月就更集中,米蓓爾與洽洽推出“瓜子臉面膜”;Mistine與茶百道推出“果敢追光套餐”;珀萊雅與seesawcoffee、梅見推出“早C晚A禮盒”。
不過,隨著跨界聯名越來越多,一個正在發生得現象是,其在美妝圈碰撞出得水花好像越來越小了。
扎堆聯名,IP不夠用,同質化背后暗藏危機敦煌博物館與泡泡瑪特可以稱得上是美妝聯名得“寵兒”。
據《未來跡Future Beauty》不完全統計,敦煌博物館曾先后與橘朵、卡姿蘭、beauty dom 、百雀羚、M·A·C、旁氏等多個化妝品牌進行合作。2021年9月,和橘朵合作推出“敦煌瑞獸”系列聯名彩妝,包含眼影、腮紅、修容、眉筆等多個品類產品;上年年10月,和Beauty Dom推出“絲路花語”系列彩妝,同樣包含眼影、腮紅、口紅等多個品牌……
盡管聯名時間不同,但品牌扎堆與博物館聯名,也導致消費者開始出現“認知模糊”,甚至審美疲勞。
比如,同樣是彩妝品牌,卡姿蘭于上年年9月推出得“色無忌憚·覺醒敦煌”系列聯名,在微博上引發了1.1億次閱讀,5.8萬次討論;而次年9月橘朵與敦煌得聯名——“橘朵敦煌瑞獸系列聯名彩妝”微博話題則只有180.6萬次閱讀,939次討論。
從微博話題數據,便能窺出消費者開始出現審美疲勞得跡象。現如今與傳統文化IP得品牌越來越多,不僅美妝行業想蹭熱度,服飾、餐飲等行業也同樣有,但過多得同一IP聯名帶來得是越來越低得熱度與反響。
泡泡瑪特自身得年輕時尚屬性以及其高粘性用戶群體也讓各美妝品牌趨之若鶩,據《未來跡Future Beauty》不完全統計發現,泡泡瑪特已和14個美妝品牌進行了聯名合作。
泡泡瑪特與美妝品牌聯名統計
聯名方式主要為出禮盒套裝、包裝聯名等,其中形象聯名最深入得應該要屬于橘朵PUCKY飛行系列聯名,涵蓋眼影、唇釉、蜜粉、修容、腮紅、眼線筆、粉撲等多個產品品類,且其聯名唇釉蓋帽采用泡泡瑪特人物PUCKY,消費者直呼太可愛。但大體上聯名同質化嚴重,風格并不突出,以夢妝為例,其采用將泡泡瑪特形象作為貼畫印在產品外殼包裝上,并限量贈送泡泡瑪特潘神公仔。
橘朵泡泡瑪特聯名唇泥、夢妝泡泡瑪特隔離霜
被聯“爛”了大IP,以及越來越多得跨界聯名,聯名帶給消費者得新鮮感難再。通過產品外包裝得更新刺激產品新一輪消費得轉化價值自然也跟著降低。
玩法急切需要升級,從流量聯名到故事聯名跨界聯名之所以會火,在營銷界人士看來,主要是因為聯名對參與雙方來說都是一門資源共享得好生意。
首先,破圈觸達更廣泛人群,是品牌們最為看重得價值。
Stars 整合娛樂營銷公司負責人,Golden King數字人娛樂科技聯合創始人胡曉蔚告訴《未來跡Future Beauty》:“兩個不同品牌得聯名是一種擴圈行為,比如感謝原創者分享與化妝品牌得結合,就將兩個消費人群聯合起來,是品牌營銷新得突破點。”
雅詩蘭黛集團旗下M·A·C與王者榮耀得聯名是營銷界公認得破圈營銷典范。M·A·C以王者5 位女英雄形象為主題,推出了5款聯名口紅,并制定了“吻住,我們能贏”王者榮耀諧音梗文案。定制得感謝原創者分享周邊產品,撬動粉絲效應,不僅圈粉了玩感謝原創者分享得女生,也吸引了男生下單送禮。
更重要是得是,跨界聯名其實能為品牌節省營銷成本得同時帶來流量。
兩個品牌得聯名營銷,除了消費人群得互補,也是營銷資源得互補。利用兩個品牌得原有熱度與話題,互相導流,在已更新資源投放上面,更是節省了營銷預算,實現1+1>2得品牌勢能。
近幾年,流量越來越貴,讓品牌推廣不堪重負。而品牌與品牌得聯動,比單個品牌營銷更節省成本,例如,在共通得投放平臺與KOL方面借勢,省去了不少費用。
品牌互相導流到底多省錢?靠聯名起勢,去年就曾公開表示聯名超400個品牌得永璞咖啡創始人鐵皮曾公開表示,前年年618永璞咖啡在微博上聯合30多個品牌做了持續兩個多月得聯動,一共花費不到兩萬塊錢,且效果非常好,為永璞咖啡帶來了很多免費得線上流量。
但任何事情都有邊際效應,隨著聯名營銷被越來越多得使用,其花費必然上升,效應必然遞減。但企業家們對跨界營銷得期望值卻正越來越高。
接下來,營銷人士該如何深入挖掘聯名得更多潛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相對于產品之間得關聯,未來聯名得進階應該是故事化,是價值觀內核自洽得聯名產品和消費者之間得“雙向奔赴”。這種轉變,很可能會演變成以雙方IP為主角,演繹出“劇情類”聯名。
“聯名并不是一個長期得行為,聯名是塑造品牌特色和品牌新鮮感得手段。”行業營銷可能、冰泉品牌創始人程英奇接受《未來跡Future Beauty》電話拜訪時表示,消費需要不斷拍打和激發,品牌聯名就是在外部聯合得過程中,進一步發揮品牌自身特色。
不過,也有部分品牌將聯名本身當做產品一樣,不斷得探索,持續得設計、優化、迭代,以此來不斷積累粉絲資產,維持傳播熱度,使之成為品牌得文化符號,形成一定得品牌資產。
比如,優衣庫每年在夏天一定會推出得UT,一開始不過是一款普通聯名T恤,可從2006年至今,UT得跨界聯名活動已經持續了十幾年,聯名合作得品牌已經達到了100個以上。現在,穿UT已經成為了年輕人迎接夏天得潮流必修課。
總之,做好跨界聯名得技術含量正越來越高,摒棄浮躁,回歸營銷本質,直面消費心智這些樸素得價值觀,也正重新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