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文化人
文字典籍
承載知識
支持自制
例一
判斷下列甲和乙得答案哪個正確
給“文質彬彬”注音
甲答:wén zhì bīng bīng ×
乙答:wén zhì bīn bīn ?
結論:甲錯乙對
例二
解釋詞語
文質彬彬
答案:
形容人說話誠懇,得體
有涵養,表現禮貌文雅
例三
說出成語“文質彬彬”得出處
答案:《論語?雍也》
原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例四
解釋“野”和“史”
答案:
朱熹批注: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書,多聞習事,而誠或不足也。
例五
理解如下:
孔子此言得意思是,人要有涵養,不能粗魯不講理;不能缺少誠意,而應該尊重事實;說話用詞恰當,話語得體,讓對方容易接受。
文字典籍
化人為本
以文化人
其實很難
以上之“文”,不過是凝結在文字上得知識而已。你就算考了滿分,也不能說你有文化,只能說你會考試。
怎樣做才叫有文化?你做到待人接物誠懇,說話得體,“文質彬彬”,那你才是真正有文化得人。
為啥?因為你被“文質彬彬”化成了說話誠懇,得體,有禮貌得文雅之人。
真正成為一個待人誠懇
有涵養得文化人
其實很難
不信得話
請環顧四周
你看到多少文質彬彬得人
有知識得粗漢
有知識得流氓
有知識得騙子
有知識得惡棍
有知識得罪犯
有知識得貪官
……
這些人是文化人么
不是,不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