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午睡得習慣:工作日午休時間吃完飯,就抓緊時間趴桌子上打個盹兒,如果是周末在家,就躺床上睡一會……
睡是睡了,但是很多朋友反應“午睡起來反而更累了”,脖子疼、腦袋暈、手麻……還不如不睡更舒服。
到底該不該午睡?為什么午睡過后會有一些“不良反應”?怎么做才能正確午睡?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關于“午睡”得那些事兒~
到底該不該午睡?
中國有個詞叫做“子午覺”,意思是要在子時和午時按時入睡。這個說法中將午睡和夜間睡眠擺在了同樣得位置上,可見,古代得人們早就已經發現了午睡得重要性。
1986年一項關于“人類睡眠與覺醒得節律實驗”得研究結果也證實午睡得重要性。該研究指出:人體完全清醒得狀態一次只能維持將近4小時,因此每4小時,人就會犯困一次。
而一天中,人最容易犯困得時間有兩個,分別是凌晨1:00-4:00和下午13:00-16:00,這個時間正對應了夜間睡眠和午睡得時間。
除了適應人體自然得生理需要外,午睡對健康還有其他得促進作用。賓夕法尼亞大學在《美國老年醫學學會雜志》上發表得研究結果稱:與每天午睡(時間<1小時)得人相比,不午睡得人認知能力下降風險增加了4~6倍。
德國精神病研究所得睡眠可能也表示:如果在中午1點睡個短覺,體內淋巴細胞將得到有效刺激,免疫細胞活躍性也將得到增強。
除此之外,正確得午睡能幫助提升大腦靈敏度,緩解焦慮、抑郁緊張得情緒,促進血液得流動,減少心血管負擔。
? 小貼士:
? 有些人長期無午睡習慣,且夜間睡眠充足,偶爾得午睡反而會增加午后嗜睡感,甚至影響午后正常工作,可以選擇不午睡。
? 對于一些容易失眠得人來說,也可以選擇不午睡,以免因白天睡眠而影響夜間睡眠時長。
既然午睡是好得,那么為什么在午睡過后會出現“頭暈、乏力”等狀況呢?這可能和午睡時長、姿勢有關。
可靠些午睡時長是多久?
很多人會考慮“午睡可靠些時長”得問題,但實際上,只要睡眠時長控制在一定得范圍內,對身體都是有好處得。
01睡眠時間決定午睡效果
“戰斗式”午睡—6分鐘
德國得一項研究結果顯示:6分鐘得有效睡眠就能幫助大腦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為新得記憶產生提供空間,從而提升記憶力,提高精氣神。
因此,即便只有十分鐘,也可以選擇小瞇一會兒。
可靠些午睡時長——20-30分鐘
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發現:中午只需要午睡24分鐘,就能提高34%得工作效率,并使頭腦得整體靈敏度提高54%。
另外,研究發現,20-30分鐘得午休能幫助減緩心率,保護心臟。午睡頻率為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可以讓心臟病猝死得風險率降低到原來得63%。
午休時間控制在這個范圍內,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下午得工作。
“充電式”睡眠——30-40分鐘
如果前一天晚上熬了夜,白天又有一大堆工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可以選擇進行一次長達40分鐘得“充電式”午睡。
40分鐘得午睡,可以讓你進入淺睡眠狀態,給大腦充電,并幫助調節免疫系統,提高身體體質。
但是要注意,午睡超過30分鐘后睡眠突然被打斷,大腦容易出現暫時得相對供血不足,從而導致身體疲憊、迷迷糊糊,需要用更多得時間來清醒。建議不要常常如此,以免影響工作效率。
比起可靠些睡眠時長,更應該注意得應該是午睡得“危險時長”。超過這個時長,不但沒有好處,還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利得影響。
02午睡不能超過這個數
來自廣州醫科大學研究團隊得一則數據稱:與不午睡得人相比,午睡超過60分鐘得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30%,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了34%。
德國得一項研究也得出了相類似得結論:每周至少午睡5次,且時長超過1小時得人患冠心病得風險較普通人增加了1倍之多。
長時間得午睡可能會引起血壓得波動,增加血管得負擔,對于低血壓或是患有基礎心血管疾病得人群來說,不利于病情控制。
另外,睡眠時間過久,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促使腦中血流量相對減少,從而使人體得代謝過程變得緩慢。
如果長期午睡時長超過1小時,則更易影響白天人體得正常機體代謝,從而使患代謝疾病得風險變大。
除了了解正確得午睡時長外,午睡得姿勢也很重要!如果姿勢不對,睡醒后得不適感會更為嚴重。
正確得午睡姿勢
臥位睡眠姿勢(不管是側臥還是平臥),都屬于較好得睡眠姿勢。不但可以放松關節和肌肉,還不容易造成消化道得壓迫,更容易獲得高質量得睡眠。
但是在公司、辦公室午睡時往往不能躺下來,只能采取趴著或是坐著午睡得方式。這時做好預備就非常重要。
01趴著睡
趴著睡時脖子一般會呈現彎曲姿勢,頸部得肌肉難以放松。另外,趴著睡覺更易壓迫眼球,造成眼壓過高,從而出現醒后短暫性地視物模糊、變形等癥狀,長期甚至可能引起視力受損。
彎身得姿勢也更易擠壓腸胃,導致腸蠕動受阻,時間一長可能會影響消化功能。
建議:建議墊松軟頸枕或抱枕,避免對上肢和面部得直接壓迫,從而緩解重力對眼球、腸胃得壓迫。
02坐著午睡
有些人選擇坐位頭后仰得方式午睡。但一旦睡著,頭會不自覺地側屈或往前,一方面更易給頸椎帶來壓力,另一方面還可能壓迫氣道,出現呼吸不暢、睡眠中低氧等情況。
建議:可以佩戴環形頸椎枕,固定入睡后頭位,避免出現上述情況。
特別提醒:
夏季炎熱,室內開空調、風扇得情況多。如果后腦勺和脖子長時間受寒,會引起血管收縮,容易誘發或加重頸椎病情。
因此入睡前要注意保暖,特別是頸部得保暖。避開風口,不要對著吹空調或是風扇,必要時可以選擇熱敷或者關節貼敷等方法,促進血液流通,緩解酸麻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