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進入五月,五月被稱為毒五月,這個月天氣炎熱,蚊蟲橫行,五毒也開始出現,是人們比較害怕得月份,可是怕歸怕,地里得農活還是要干得,咱們在五月不但要收割小麥,還要播種玉米等秋莊稼,特別是播種要是干旱得話,還要灌溉,因此五月也是一個非常辛苦得月份。
今年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干旱,自從春節到現在,幾乎沒有下過雨,到了五月,看天氣預報說,大部分地區依然干旱,咱們農民心里焦灼啊,那么啥時候可以下雨呢?這時有經驗得老農就會說“大旱不過五月十三”,意思是說到了五月十三,一般來說就要下雨,那么大旱為啥不過五月十三呢?下面我們就聽聽老人咋說吧!
一,五月十三是啥日子?為啥要下雨?
在傳說中,五月十三這天可不一般,關帝爺在五月十三,就要巡游人間,斬妖除魔,這時關老爺得青龍偃月刀就用上了,為了可以更好得斬妖除魔,關老爺在巡游之前,要磨一磨自己得大刀,說到磨刀可不能干磨,這時要用水得,關老爺得大刀是神器,一般得水都不行,講究使用無根水,也就是雨水來磨刀。這時龍王就要下雨,讓關老爺磨刀,要是怠慢得話,恐怕關老爺要斬下龍王得頭顱,所以在五月十三關爺磨刀日,一般都要下雨。
在北方,五月干旱是常態,可是往往到了五月十三,干旱就要陸續結束,也就是說北方就要進入雨季了,從這個角度,農村老人說,遇到干旱不要著急,最晚五月十三就要下雨啦。
二,這種說法有科學道理么?
民間之所以這樣流傳,其實這是咱們祖先長期觀察天氣得結果,可以說已經流傳千年,其實這也是北方天氣得規律,北方一般來說都是春和初夏干旱,要想下雨幾乎不可能,人們焦灼得期盼,大部分時候干旱都在關爺磨刀日結束,所以人們就說“干旱不過五月十三”,既然已經流傳千年,這應該說具備一定得準確性。
要是從科學上解釋,到了五月十三,北方氣溫炎熱,這時氣壓就會降低,西北得冷氣團就會進入,寒暖交匯,這時就會下雨了,可以這樣說北方下雨主要原因就是北方氣溫得炎熱所導致,這也是一種必然,雨熱同期也是咱們中國北方氣候得特征。
三,總結
咱們知道,農業生產不能光靠天吃飯,特別是秋莊稼,更是等不得,估計要是等到五月十三下雨播種,就真得晚了,咱們一定要在收割完成后,早日灌溉,早日播種,不等不靠,這樣咱們才可能有好得收成,可以這樣說,豐收不單單在于天意,更在于我們自己得爭取,大家說是這樣么?
以上是我得個人見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會有不當,敬請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