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北讀財報
就在前幾日,濟南推行了口罩線上預約銷售的方式,主要依托門店眾多的漱玉平民大藥房,隨后濟南立健、華聯、家家悅等門店也相繼開啟相關產品的線上預約銷售模式。在口罩需求大增下,這一舉措確實大大方便了居民。
而在口罩需求攀升下,口罩生產企業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其中奧美醫療股價更是連續8個漲停,公司實控人崔氏家族由此身價大漲好幾十億。那么這個奧美醫療到底什么來頭呢,公司主要業務又是什么呢?下面跟隨小編繼續來看一下。
一、靠口罩火起來的奧美醫療,主營業務卻是做醫用紗布
成立于2002年的奧美醫療,于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是醫用敷料等一次性醫用耗材的生產,通俗的講就是生產醫用紗布的,并且是給國外企業貼牌生產,公司產品有紗布、腹部墊、手術巾、無紡布片等等。盡管貼牌生產紗布,但奧美醫療實力卻不容小覷,產品連續十年出口第一。
年報數據來看,2018年奧美醫療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其中傷口與包扎類產品營收占比為61.4%,手術外科類產品占比20.6%,組合包產品占比3.4%,感染防護類占比2.5%。而口罩屬于感染防護類產品,所以公司的口罩業務營收占比極小。
小歸小,但涉及口罩業務就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公司股價從1月21日開始連續8個漲停,市值大幅飆升。
那么,給人家代工紗布,奧美醫療的業績到底如何呢?2016-2019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5.6億、17.1億、20.3億和17.3億,同比增速分別為-2%、10%、18%和18%;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48億、2.34億、2.28億和2.18億,同比增速分別為58%、-6%、-3%和55%。可見,公司營收在持續增長,但凈利潤在2017、2018年卻出現了下滑。
凈利潤的持續低迷,也導致奧美醫療加權凈資產收益率持續走低,從2014年的33.79%,下降到了2018年的18.95%,這也是公司股價自上市以來持續低迷的原因之一,最近卻蹭口罩概念火了起來。
二、匯率波動以及財務指標變差是奧美醫療面對的難題
盡管專注于引用紗布代工,但奧美醫療卻做到了20億的營收,并且做到了行業出口第一。而公司收入能夠穩健增長,得益于醫用敷料市場的火熱。
權威數據顯示,2005年全球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剛超過100億美元,而到2015年攀升到了188億美元,并且預計2020年將達到244億美元,到2025年更是有望突破313 億美元。而我國目前是全球重要的醫用敷料生產基地,奧美醫療正是憑借著強大的市場份額優勢,取得了營收的持續增長。
但我們卻發現一個很奇特的事情,就是奧美醫療的收入在持續增長,但凈利潤卻波動較大。什么原因呢?
前面我們說過奧美醫療主要是給海外客戶代工,所以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海外市場,2018年海外營收占比高達89%,而這些海外收入主要用美元結賬,所以匯率就是一個影響公司業績的重要原因。
從以上數據我們發現,2016年人民幣呈現持續貶值,這也是2016年奧美醫療凈利潤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而2017年和2018年人民幣呈現大幅升值,導致了奧美醫療凈利潤的下滑,從2019年以來人民幣又呈現大幅貶值態勢,所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凈利潤再次大幅增長。
所以,盡管公司收入在增長,但匯率波動在大大的影響著公司的凈利潤,并且目前人民幣仍有持續升值的趨勢,對公司未來的業績將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一個公司的正常運作現金流至關重要,但奧美醫療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從2016年以來便呈現了巨幅下滑,盡管公司表明減少是由于存貨增加影響的,但從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上看,奧美醫療的產品不但不好賣了,反而周轉越來越慢了,公司的運營能力出現了一定的下滑。
所以,奧美醫療盡管產品在市場上有較大的競爭優勢,但也不得不面對匯率波動等的困擾。盡管這樣,公司對管理層卻是相當的慷慨,2018年公司董事長年薪超1200萬,在整個A股市場都屈指可數。
三、總結
受益于醫用敷料市場的蓬勃成長,靠貼牌生產的奧美醫療也迎來了A股上市,但海外市場收入的集中,也不得不面對匯率波動的困擾,再加上公司本身營運能力的減弱,奧美醫療需要更多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