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雨雪大風來襲 越冬茬早春茬果蔬如何管護
當棚內白天溫度低于12℃,夜間溫度低于5℃時,有可能發生寒害或凍害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冬去春來,此時正是設施農業“大顯身手”的時段。日光溫室大棚里,通常種著越冬茬、早春茬兩種不同苗期的蔬菜、瓜果。其中,越冬的茄子、辣椒已進入采收中后期,西紅柿、草莓正值盛果期,早春茬的西甜瓜苗剛剛定植不久。這一階段的大棚作物要經歷起伏不定的氣溫變化,本周前半周,甘肅至山東,黃河流域各省最高氣溫一度突破15℃。后半周,即接下來的13-15日,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自北向南將出現8-12℃降溫,局部地區降溫在14℃以上。這種天氣變化,會給大棚種植帶來哪些影響,種植戶該如何防護以確保棚內蔬菜、瓜果穩產、高產。
早春茬甜瓜苗。受訪者供圖
越冬茬管理要點:除濕、補光
家在山東濟南市萊蕪區的竇師傅,和往年一樣,今年春節依舊沒有回老家過年。作為經驗豐富的“菜把式”,他在北京豐臺王佐鎮莊戶村種菜已有多年,管理著30多棟日光溫室大棚。
春節前后,正是大棚蔬菜市場菜價最好的時候,反季節種植的越冬茬蔬菜到了采收最佳期。春節期間,其他工人放假回家了,竇師傅和另外兩位老把式留下來看園。
越冬茬大棚西紅柿。受訪者供圖
“茄子、辣椒、黃瓜、西紅柿等越冬茬蔬菜再有一個多月將結束采收期。”竇師傅告訴記者,“這個階段,大棚管護要注意定時掀起棉被,進行通風除濕;同時要注意澆水的時機,既要保證土壤濕潤,又不能增加棚內整體濕度;病害防治上,每隔7-10天,應針對棚內蔬菜進行噴施殺菌藥物,預防因高溫高濕環境下發生的各種病害。”
菜把式特別提醒,要抓緊利用氣溫高,光照足的天氣,為大棚通風、除濕。“棚內濕度如果超過35℃,會直接影響授粉,植株長勢弱,增加病害發生幾率。”
通風時間最好在上午10點左右,通風風口要注意由小到大,逐漸打開。當棚內溫度在22-25℃之間時,關閉通風口,進行保溫。
另外,光照不足的天氣,補光是重點。菜把式的做法是,早掀簾、晚放簾,延長光照時間,同時,注意清掃棚室表面,確保透光率。
早春茬管理要點:澆水、防病
大棚種植講究茬口銜接,有經驗的菜把式會在考慮土地輪作的同時,綜合天氣、市場等因素,提前安排要種植的作物。
這兩天,河北邢臺市巨鹿縣何寨村的種植戶李俊星夫婦在自家大棚里從早忙到晚。上周剛剛定植的一棚甜瓜苗正處于生根緩苗期。
李俊星告訴記者,“瓜苗是春節前預訂的,受疫情影響,村里要求進棚的人不能太多,目前就我們兩口子干,只種了一棚,另外幾個棚推遲一段時間再種。”
據介紹,目前種植的甜瓜品種叫“黃20”,表皮金黃、肉質晶瑩剔透,李俊星給它起了一個更形象的名字“金包玉”。
對于春茬瓜苗,菜把式李俊星的做法是,當土壤溫度保持在8℃以上,開始定植。對于種植過程,李俊星提出3個管護要點。首先,定植前一周,對翻耕后的棚室進行整棚消毒殺菌。其次,澆好定植水,水中添加促使生根的營養素。第三,定植初期注意防病、除草。
氣溫“跳水”大棚種植注意防凍
按照天氣預報,本周13-15日(星期四至星期六)將出現大范圍雨雪大風及降溫天氣。針對這一變化,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生物防科建議種植戶可以噴施誘抗劑,提高幼苗抗寒能力。
高級農藝師李金萍給出的防護方案是,針對降雪天,氣溫低光照弱,幼苗根系吸收能力弱,抗寒能力差,可以葉面噴施碧護、蕓苔素及氨基寡糖類誘抗劑,有效緩解僵苗、促進發根,提高幼苗抗寒性。
農藝專家提醒,當棚內白天溫度低于12℃,夜間溫度低于5℃時,有可能發生寒害或凍害。
“針對這一情況,可臨時利用增溫塊進行增溫;用浴霸加溫燈進行補光增溫,早晚開燈補光3-4小時;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利用暖風機等加熱設備,加溫效果明顯。”李金萍建議種植戶,可針對近期溫度持續較低的情況,對棚室內鋪設二層幕(保溫幕)的方式進行保溫。
據介紹,低溫高濕環境下,設施農業里的作物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灰霉病。農藝專家提醒,早春設施大棚內的作物容易發生猝倒病、灰霉病等細菌、真菌類病害。
防控猝倒病可選用惡霉靈、精甲霜靈、氟吡菌胺、氰霜唑、氟噻唑吡乙酮、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藥劑;灰霉病可選用腐霉利煙劑、啶酰菌胺、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異菌脲等藥劑,加入嘧菌酯或者吡唑醚菌酯等保護劑防控效果更理想。
農藝專家特別提醒,要按照推薦劑量科學使用,不要復配太多藥劑,避免產生藥害。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樹婧?校對?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