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2月12日電 題:中國冬季“菜園子”海南蔬果滯銷 線上開辟新銷路
中新網記者 王子謙
“再晚幾天,這十萬斤哈密瓜肯定爛在地里。”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果農王萬賢這幾天愁眉舒展了些,他的哈密瓜在“危急關頭”覓得電商買家銷售一空。
海南是中國冬季“菜園子”,每年冬天是此間農民最忙時節。但新冠肺炎疫情突至,海南大批蔬菜水果銷售遇阻,眼看一個收獲季的努力就要成空。
面對農產品滯銷,海南一方面通過補貼、獎勵等政策從傳統銷售上發力;另一方面借助電商平臺,走線上渠道尋找新出路。
本地專業農產品供應商、富山集團執行總裁唐磊告訴記者,物流和人工環節成為影響海南農產品銷售主要卡口,“受制于銷路不暢,春節期間銷量下滑至少5成。”唐磊說,初十之后隨著主要電商發力對接產地,生鮮供應鏈慢慢被打通,現在該企業日外銷量近10噸。
富山集團對接的是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在得到網上流量主播等平臺支持后,銷售量快速增加。
阿里巴巴助海南樂東重啟哈密瓜外銷路。 阿里巴巴供圖阿里巴巴方面告訴記者,2月6日成立“助農抗疫專項組”后迅速聯合幾十家合作伙伴,用兩天時間幫助海南建立起一條包括采摘、分裝、倉儲、營銷、快遞的全新供應鏈,這也成為海南省第一條數字化農產品供應鏈。
“目前線上線下農產品銷售的全域網絡已經搭建起來,利用‘海南果蔬綠色通道’上線水果,平臺給予專項銷售補貼。”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監周文芳說,截至10日阿里巴巴已銷售海南滯銷農產品近500噸,基本都能在72小時內發貨,直供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
國內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則為三亞市制定一套“芒果滯銷專項解決方案”,“希望能通過京東的生鮮供應鏈優勢,更好地實現‘產銷對接’。”京東7FRESH生鮮業務負責人唐詣深說,京東與三亞市攜手發起“買一捐一”公益行動,向湖北捐贈約200噸芒果;針對滯銷農產品商家提供入駐、運營、推廣等幫扶政策,給予極速審核、流量傾斜。
除國內電商龍頭外,本地電商也頻頻發力。王萬賢的哈密瓜通過“海南愛心扶貧網”找到買家,“本以為只能解決一部分銷路,沒想到全部收購。”。
海南愛心扶貧網負責人白楊介紹,在得知樂東哈密瓜銷路不暢后,其展開“戰疫助農”省外大宗渠道產銷對接行動,最終與島外企業達成600萬斤的大宗農產品收購協議。
對接企業、每日優鮮華東區采購負責人王海偉表示,通過實地考察,哈密瓜的產品規格和品質都滿足市場需求。他建議以本次合作為開端,繼續拓寬與海南農產品的大宗產銷合作模式,通過定向種植合作助力為海南農產品和全國市場搭建起產銷對接大平臺。
在海南各個城市,社群電商通過毛細血管般的微商城、微信群團購,將農產品直接配送至社區。市民只需在網上選購下單,即可當日收到新鮮果蔬。
“下單蔬菜直接送到小區門口,下樓就能拿到。”在海口市龍昆南路某小區,符永清收到前一晚網購的5斤辣椒,他不必在疫情期間去菜市場,安全又便捷。
海南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處長林海云介紹,據不完全統計2月1日至10日已有40多家電子商務企業共銷售海南農產品近7000噸。
“電商不僅在海南熱帶農產品銷售上起到獨特作用,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境內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子商務都迎來新的機遇,屆時將共同助推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發展。”林海云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