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9日,北方多省份出現的大霧潮濕天氣使得空氣污染指數急劇上升,北京全市PM2.5均值將達到5級重度污染。圖為2019年12月9日北京出現重度污染。
中新網北京2月11日電 (陳杭)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官方微博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區域性污染及本地污染積累的共同影響,11日到13日,將有一次明顯的中重度污染過程。預計14日,北京市空氣質量將轉為優良水平。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官方微博通報稱,受不利氣象條件,元宵節煙花燃放未徹底散盡,以及區域污染共同影響,10日起北京市發生一次明顯污染過程,預計污染將持續到13日夜間。
針對本次污染過程,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指出,近期北京地區中層溫度持續上升,逆溫極強,邊界層高度極低,擴散條件極端不利。與此同時,北京—廊坊—保定—唐山一帶為輻合中心,區域污染持續匯聚,導致PM2.5濃度居高不下。
此外,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仍較大,是造成重污染天氣的主觀因素。前期元宵節夜間(8日),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由于區域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將北京市空氣質量“推入”中重度污染水平,同時疊加較為靜穩的天氣形勢,煙花爆竹排放的污染物一直未得到完全消散。同時,從區域工業排放上看,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占比高達三分之二的工業和采暖所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并未實質性下降。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通報中表示,根據最新預報資料,未來幾天污染擴散條件總體不利,中層氣溫回暖明顯,地面明顯逆溫,濕度較大;受不利氣象條件、區域性污染及本地污染積累的共同影響,11日到13日將有一次明顯的中重度污染過程。預計13日夜間,北京市轉為強冷高壓控制,明顯偏北風,局部降雪,空氣質量逐步改善,污染過程結束。14日,北京市空氣質量將轉為優良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