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段時間養殖企業受到的影響可是非常大的,那些特色的養殖企業如牛蛙、兔子、蛇等都受到了不少的沖擊。傳統的養殖行業也備受打擊,這讓很多農民無奈,大家的喂養成本增加,但卻遲遲不能變現,這該如何是好?
養雞戶的損失最大,畢竟很多企業的雞苗孵化之后運輸不出去,就算是能賣出去訂單量也減少,大家只能無奈的將其活埋,每天的損失都在好幾萬元,畢竟雞苗的孵化周期是22天,養殖戶就算停工,也要等22天過后。但還有一點是大家要考慮的,過了22天后,如果市場還沒恢復平靜該怎么辦呢?如果不繼續孵化,那一旦價格提高行情上漲,沒抓住黃金期可就慘了。
毛雞的價格也在大跌,目前收購價也跌到了3.4元每斤左右,但即便如此,實際上雞農們出售的價格要比3.4元還要低,能賣到3元一斤就不錯了,畢竟不少地方暫時關閉了活禽交易,消費者對雞肉的消費力度也不是太高,很多人都望雞生畏。那些客商們自然會壓價收購,然后將其放在冷庫里儲藏。
當然早在年前毛雞價就已經出現了下跌,農民很難賺回成本,說白了還是數量太多。但如今經過這么一折騰,不少企業無奈將毛雞活埋,其損失更大。而還要注意的是,目前的禽流感也讓雞的銷量受到影響。從最新的消息顯示,四川發生了一起H5N6禽流感,養殖場中的2497只雞死亡了1840只。而這已經是2020年來第6起禽流感,可以說也讓人很是擔憂。
不過生豬的行情卻在高漲中,很多農民也感受到了價格的高漲,目前的生豬可謂是一片飄紅,不少省份已經達到了40元每公斤大關,其生豬的均價也達到了37元每千克。養豬戶們終于再吐氣揚眉一回。在以往2-3月份的豬價都比較低迷,但如今卻出現了接連的上漲,說白了還在于雞肉的需求減少,消費者將食用的目光看向豬肉等肉類食品。
而市場中的供應量本身就比較少,畢竟年前已經賣出了大部分,現在的價格高漲也能理解。很多農民認為2020年的豬價還會迎來利好的行情,也希望能加入喂養中。不過2020年的養豬更賺錢嗎?毛雞行情徹底沒希望了嗎?
實際上并非如此,毛雞的出欄期一般為45天,這樣就表明它的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大,可能一個月后就會高漲,并不像豬價會持續幾個月的低價會高價。一旦拐點出現,毛雞的需求量將再次恢復以往的水平。而因這段時間的毛雞撲殺量太多,雞苗也供應不出去,市場中新生的毛雞喂養量低,到時候市場的存欄量低于往年水平,因此價格將再次重現2019年下半年的行情,這樣來看養雞的收益還是會增加。
而生豬的行情就出現很多變數了,這段時間的價格上漲說白了是有價無市,等企業全面的復工,收購生豬的積極性增加,到時候價格還會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