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招聘一名CEO,自己專心做CTO。”中科院聲學所博士肖瑤,在12月22日第四屆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的路演上求賢若渴。
這位90后博士創辦了“瑤聲科技”,為機械設備“聽診把脈”,他是來參加新青年創客路演會暨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全國班(八期)首場面試活動的。
以高鐵為例,機械師聽“異音”是判斷車輛運行是否健康的主要方式之一。傳統方式是通過隨車機械師進行初步判斷,再返回維修廠進一步判斷故障點并進行維修。缺點是不實時,易誤判和漏判,對人員要求高,無法系統地累積各類車型故障大數據。肖瑤透露,他的方案不僅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還能降低2/3的人力成本。
肖瑤對技術極為自信,對管理卻不擅長,這是技術領先的創業公司最常見的問題。
現場評委、和才投資基金合伙人杜洪江建議,先全力打開產品的應用方向。此外,公司的核心責任還是應當由創始人擔當。和能人居科技集團董事長張璨也表示,這個項目有專業有優勢,創業思路非常清晰,應先著力聚焦產品。肖瑤聽后受益匪淺,他表示:“我需要急速迭代。”
在這場路演活動中,創業青年大展身手。衛星通信領域解決商、基因檢測、人工智能等高含金量項目接連亮相,創業者中既有中國科學院大學、吉林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的大學生,也有來自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悉尼大學等的“海歸派”。
洗澡時,花灑噴出的水溫在35度-40度,水落到地面時約35度,再由地漏流入下水道,這是很少被人關注到的生活細節。
趙海慧在海爾集團做了10年的銷售總監,一直負責廚衛業務。她發現,購買前總問“哪個熱水器省電”的用戶往往忽略了衛生間溜走的熱量。
用戶的需求激發創新,一款令人驚喜的產品應運而生。趙海慧研發了節能花灑和回收墊,回收墊回收淋浴時落在地面的熱能,再返回給熱水器,增加熱水器的出熱水時間,達到省電50%的效果。該產品申請了3個專利,小規模銷售后用戶反映良好。趙海慧說,從小看可以為家里節省電費,往大看可以為國家節能。
路演中的不少項目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創新,連襯衫也成了被改造升級的對象。趙萍莉發現,對于將襯衣當成職業服裝的人來說,美觀之外的普遍需求是易打理。市面上的免燙襯衫多使用“面料”,成衣死板沒有靈氣,多次洗滌后效果變差。
為此,他們研發的免燙襯衫采用了一種新技術,即不使用甲醛作為合成原料,而是用樹脂交聯劑對襯衫進行免燙處理,并申請了專利。他們相信,只要能生產出接縫和褶裥服帖、平整,而且能夠保持全棉織物穿著舒適、透氣性好、吸濕性強、手感柔軟的性能的襯衣,一定能贏得消費者的心。
一些項目引發了現場思維的碰撞。比如,信息化發展帶來了大量的數據沉淀,但如何高質量地使用數據還是業界難題。一家創新公司Geelink給出了智能感知搜索云服務的解決方案。
“汽車零部件種類多、品牌多,能否通過你們的項目將零部件標簽化以方便使用者搜索?”杜洪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正是我們典型的應用場景。”這位路演者透露,公司在飛機檢測、火箭發射領域已經和相關企業進行對接。他介紹,一方面,各行業龍頭企業從信息化向大數據運營體系轉型是存量市場的機會,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催生了中小企業對智能感知搜索的需求,這是更具活力和市場前景的增量市場。
從第一屆創博會開始,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組織的創業項目路演就備受矚目。今年活動發布征集信息之后,共接到了120個項目報名,最終12個項目脫穎而出登上了路演臺。
激烈的比拼后,張璨發現,創業者的熱情越來越高,水平也越來越好,“技術優勢的項目要經歷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過程,他們的共性問題是要辨別真偽需求,這正是活動的價值”。
杜洪江表示,在評審時不光要考慮企業現在的情況,也要考慮創業者的素質,尋找出最適合參加創業訓練營的項目,所以考慮的維度更全面。
“年輕的創業者們來創博會展示自己,增加學習分享交流的機會。”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品牌與公關部楊明表示,2012年北京大學校友會發起“北京大學創新創業扶持計劃”。該計劃充分依托北京大學資源,建立“創業教育、創業研究、創業孵化、創投基金”四位一體的綜合創業扶持平臺。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作為該計劃的承接方,現已發展為中國頗具影響力的全開放公益創業教育與扶持平臺,幫助創業者快速走上優化的成長之路。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陳璐 來源:中國青年報